一劍既出,餘慈像在火光通透的熔爐中央,一應心魔、六欲濁流等負麵情緒均傾入此間,都在熊熊火焰中蒸騰,經此煉化熔變,不論是何等雜質、汙穢,都洗脫其旁的性質,純化為鋒銳暴戾之氣,外表則渺然如煙,似有若無,又受劍意統攝,嗡然鳴響。
然而它並不是簡單的一次熔煉歸攏,而是在劍勢未出之前、劍出之後,由始至終,時刻進行。
以之前的過程為循環模式,以前麵“出產”的劍芒為原料,將熔煉一次又一次進行下去,微之又微,純之又純,似乎無休無止。
餘慈也不知道這有沒有盡頭,但既然駕馭此劍意,其心神自然與此無休止的熔煉合為一處,為它劃定了界限,但也總在界限邊緣——隻要他駕馭的住,就無妨,可這樣的熔煉太過驚人,總是要突破他的控製,似破非破,遊走在危險邊緣。
在此狀態下,劍意的鋒銳不斷提升,餘慈的駕馭極限不斷地突破,形成一個“承破相長”的局麵,餘慈就在其中,把持著微妙且危險的平衡。
這個平衡,在鎖定目標、並且由餘慈窺準時機之後,瞬時打破!
血河中的人影依舊冷漠,餘慈則在笑,大概這位也沒有想到,他會這麼快尋摸到這根源吧。
方回!
劍吟聲裏,“熔爐”內壓外爍,像是投石入水,綻開一圈漣漪,但並不是無限製全方向地擴張,而是通過劍意的駕馭,將力量集束。
由於劍意甚是高妙,擴散的“漣漪”發生了一種奇妙的變化,在擴散到一定程度後,重新向內收,內壓外爍的力量碰撞一起,沒有對消,而是糾纏震動,同時旋轉,形成一圈高速轉動的邊沿。
這一刻,餘慈劍芒不再是一條線,而是甩出一道高速飛轉的光輪。
“光輪”邊沿,談不上鋒利與否,可就是在飛旋過程中,劍意的熔煉也依然沒有停止,內壓外爍的力量每一刻都在提升,更因為劍意發動,與之同源而出的《上真九霄飛仙劍經》所發神通,也有所反應。
顯形於外,就是其飛轉頻率,竟與十二玉樓天外音共鳴,合節合拍,
清音盤旋而上,每拔升一階,光輪飛旋速度就再增一層,劍勢強度亦隨之躍升。
清音足足拔上七階,已非人耳所能探知,而餘慈劍意光輪轉速,也隨之提升七次,到了最後,餘慈終於確認,他駕馭的極限,到了!
劍鋒所指,斬雷辟劫神通為其和聲,當先受到影響卻是已經淩亂的天網,劍壓之前,天網扭曲、開裂,徹底失去了對餘慈的全麵掌控力。
劍鋒之前,方回血影劇烈扭曲,麵目看起來分外猙獰。
這是深藏在餘慈身體深處的方回印記,與受姹女陰魔驅動的燃髓血河的結合,受劍意壓迫,硬是給逼了出來。
所以它在掙紮,扭曲的身形探出無數條絲線,像是混亂蕪雜的水草,要將餘慈重新拖下水去。
餘慈冷笑以對,不附身的燃髓咒,還是燃髓咒嗎?
光輪向前,一切而過。所過之處,血影催化成煙,摩擦幾等於無,可就是這點兒碰觸,也有音波運化,依稀附合七變清音,在此間回蕩,如此交攻,那方回麵目呈現出更嚴重的扭曲,終至不成形狀,再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