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佟豆蘭、錢士德、黃驢哥、韓氏等。大清洗。
關先生、毛居敬裏應外合,納哈出大敗而逃。
朱元璋攻破潛山,圍攻上遊重地安慶,至十月,不克。東線又攻常州。
十一月,關先生以“tan汙軍餉”為名,掩殺柳大青等諸將。但胡忠走脫,引來鄧舍攻打遼陽。關鐸不敵而死,毛居敬、鄭三寶皆被殺,所部五萬餘人被鄧舍兼並。鄧舍軍壯大到十萬人,與搠思監等人交通,虛與委蛇。
遼陽行省平章劉二借道遼南往去安豐救駕。平章潘誠接防義州等地。
十二月,宋蒙古遣右丞相太平子知樞密院事也先忽都催促遼陽行省丞相搠思監討伐紅軍。囊加歹、搠思監等遂分四路攻打廣寧。
結果鄧舍超其後路,一舉殲滅大部,遼東平定。
沙劉二抵達安豐。
十二月,天使、宋侍禦史劉十九來平壤,傳聖旨,封鄧舍為“儀同三司,海東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鄧舍分封文武,定省府於遼陽。
張士誠取濠、泗、徐、邳等州(曆史上如此,劉二救駕是否改變了這一點,不得而知)。
宋龍鳳六年
蒙至正二十年
西1360年
元月,
劉十九歸安豐。鄧舍對高麗開展文化攻勢。遼東諸將互相遣使盟誓。
張士誠取濠、泗、徐、邳等州,威逼安豐。宋平章沙劉二等與戰。
二月,
鄧舍進攻高麗。蒙古遼陽行省丞相納哈出、大寧路達魯花赤世家寶、宋遼陽行省平章潘誠三路圍攻遼東。
蒙古陽翟王勒呼木特穆爾反,欲自稱帝。擁兵十多萬,長驅直入。知樞密院事圖沁特穆爾等出擊,大敗潰散。
庚申,福建行省參政袁天祿,遣古田縣尹林文廣深感陳友定與hui軍互相攻伐,蒙古在福建大勢已去,遂以書納款於宋吳國公朱元璋。
三月,
鄧舍破王京,俘獲麗王。宋海東行樞密院副使關世容破廣寧,殺宋遼陽行省平章潘誠。宋開平副元帥雷鐵木爾不花擊潰圍攻遼陽的納哈出。
大同博囉特穆爾出師興和,逼上都以討陽翟王勒呼木特穆爾。宋海東左丞相鄧舍因自將三萬眾以援上都程思忠。
戊子朔,宋益都行省丞相田豐因在內爭中處於下風,遂乘蒙古忙於應對遼東、漠北之機,大舉攻伐河北,陷保定路、冀寧路。
宋江南行省改淮海翼元帥府為江南等處分樞密院,以繆大亨同僉院事,總製軍民。征青田劉基、龍泉章溢、麗水葉琛、金華宋濂至建康。朱軍常玉春攻杭州,仍不利,還。
四月,海東紅軍以騎兵二千五百餘奔襲察罕腦兒。元帥竹貞擊敗之。各自退軍,海東占高州。從此上都不為蒙古所有。
庚申,命大司農司都事樂元臣招諭田豐,至其軍,為豐所害。
五月,
乙未,陳友諒將羅忠顯陷辰州。又以兵攻池州,吳將徐達等擊敗之。
張士誠海運糧十一萬石至大都,由是方麵之權悉歸士誠,丞相達實特穆爾屍位而已。
閏(五)月,
安豐詔下,封鄧舍為燕王。燕王遂分海東行省為遼東、朝鮮、南韓三分省。
丙辰朔,陳友諒率舟師攻太平,守將樞密院判花雲與朱文遜等以兵三千拒戰,文遜死之。戊午,陳友諒殺其主徐壽輝而自立。庚申,陳友諒遣人約張士誠同侵建康,士誠未報,友諒自采石引舟師東下,建康大震。尋在龍灣為朱元璋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