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衝出欞星殿,來到水晶宮中,那些林立遍布的水晶簇,早已經被地震震成碎片,散落一地,失去原有的機關禁製作用。求生的本能,使所有人都沒有了敵意,完全團結起來,在楊依和謝可風的帶領下,一路狂奔,找到了有扈氏虛塚的入口,魚貫而入,進入其中。
唐天驕此時雖然遠未恢複,但意識十分清醒,指引眾人找到墓道中的石棺,按照修毓告知的方法,用鮮血獻祭灑於石棺之上,然後借著化雀銅鈴,找到虛塚出口,眾人也終於得以逃出生天,重獲新生。一同出來的人有,謝可風,唐天驕,楊依,天極會彭啟飛,國師兩位幕僚客卿丁納川和方冠山,還有血魔譚潭。
伏羲陵外,遊魂關口,朝廷軍馬和國師一方戰得難分難解,許多人命喪當場,負傷者也十之七八,正值酣戰之際,身後神峰忽然轟然下陷倒塌,惹得眾人連忙停手止戰,眼見煙塵四起彌漫,巨石滾落亂砸,恐慌之下,都向山下奔跑躲避,待得到達安全之處,再抬眼觀瞧,那神峰如刀削一般,半截之上,竟空空如也,此番異象,實乃不吉,雙方不由得一時休戰,繼而議論紛紛,直到唐天驕,謝可風等人來至現場,講述前因後果,雙方人馬這才明白事情原委,皆感歎不已,有欣喜者,有哀傷者,有遺憾者,眾多情愫盡在人心,總之,事到如今,再鬥下去,也無意義,於是罷戰,雙方收整傷員,掩埋屍體,各自離去。
遊魂關一役,國師一方戰死的主要人物有,國師府中另外六大幕僚客卿,以及西域狂僧智勝和尚,荒山野叟鍾繼常,清崖洞主研雨娘娘等,還有天界助戰所有兵士。跟隨天官申遊一同上山的人唐雲海,禁閉島四大高手,以及天極會等人,由於並不是有心為國師而戰,戰鬥中有意抱團自保,所以全部活了下來。朝廷一方戰死的主要人物有,鬥衝將軍謝周三,紫軒劍苗千瀾,冥界助戰的左殿將軍冷魘和右殿將軍幽桀,昆侖玉虛宮首席護法涵虛子等。
二十年後......
塞外孤城,曉月殘雪,謝可風頂盔摜甲,與數十名兵士,圍在篝火堆旁,促膝長聊,一陣陣北風吹過,夾雜著透骨的寒意,帶得篝火忽明忽暗。
“將軍,您那位朋友最後逃出來沒有,還有天官和神將,最後誰勝了”,一名兵士對謝可風講述的故事頗為著迷,忍不住開口問道。
“嗬嗬”,謝可風微微地笑了笑,已經長了胡須的臉上,有著些許的滄桑,還未等他開口,忽然有一兵探急匆匆上前來報,“稟告將軍,城外番兵集結大群兵力,要趁夜攻城。”
聽見哨兵的報告,謝可風站起身來,沒有絲毫驚慌,他走到城牆的垛口處,舉目向城下張望,隻看到城下數不清的番兵,組成許多方陣,舉著火把,正向城門逼近,謝可風沉思片刻,回首望了一眼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兵將,然後猛然大聲說道,“傳我命令,所有人立刻集合,整鞍備馬,隨我一起,出城迎敵。”
“將軍,咱們何不繼續據城力守,夫人已經離開半個多月了,說不定救兵馬上就到...”,身旁一員副將向謝可風建議道。
“來不及了,敵人集結了這麼多兵力,看來是勢在必得,與其困守在孤城之內,不如主動迎擊,你們能突圍一個算一個吧”,謝可風向身後的將士解釋,口氣尤為悲壯。
“我們願意與敵人戰死,絕不偷生”,聽見主帥的話,身後眾多兵士不約而同,齊聲高喝。
“好”,謝可風的情緒也被這些視死如歸的將士們所感染,他拔出摘下背上的鋸齒飛鐮大砍刀,然後神威凜凜,登高一揮,“兄弟們,咱們這就出城殺敵,以身報國。”
百裏之外,唐天驕帶著一彪人馬,正連夜行軍,急速飛馳,她一邊策馬揚鞭,一邊心中暗念,“夫君,你一定要堅持住,我帶救兵來了。”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清涼山一隅,靜雲庵內,一位女尼身穿青布僧衣,伴著青燈古佛,坐在蒲團之上,輕敲木魚,口中誦經,可念著念著,她的臉龐上悄悄滑落幾滴清淚,或許,雖然她人已歸禪,可心內仍舊遺留著一絲未解的塵緣...
天上人間俱悵望,經聲佛火兩淒迷。
庵外,夜色如水,無限空曠,一彎殘月如鉤,清輝冷照,在佛經聲的襯托下,也好像逐漸顯得孤單落寞起來....
這正是:至聖伏羲卦先天,推演吉凶越千年。先出秘寶退洪水,再治煞星安世間。三大頭銜皆英豪,統帥中原伐罪愆。出師未捷身先死,成卻英名亦周全。天官神將互勾結,攪動天下乾坤顛。南荒設伏屠群雄,而後二心生隙嫌。溫寒製霸稱第一,運籌帷幄在人前。奪得玉牌謀叛亂,尋寶昆侖求機緣。天帝覬覦派神兵,冥獸聯手相周旋。修毓因師遭牽連,一入江湖義為先。好友同行真快意,遇事卻偏違心願。煉就玄功生天雷,夢裏五氣混真元。伏羲陵內舍生死,打破風水誅魔仙。寶藏終究成畫餅,殺劫不再返人間。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