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醜女春花(1 / 2)

楊柳青青,溪水潺潺。

陽春三月,青城鎮幾十裏外的小石山悄然間染上了新綠。光禿禿的灰色岩石也似乎多了些溫潤的光澤,漂亮了許多。但沒有人關注一塊石頭的變化。大家都在忙著除草澆地,希望收獲的時候可以多打幾石糧食。

無奈,這裏的土地太貧瘠了些,即使新朝初立,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但人們也堪堪能吃上兩碗稀粥。

是的,小石山,它的名字名副其實,是一座石頭山,除了長著一些亂七八糟的野樹,野草,沒什麼可吸引人的。

哦,不!這裏還有一條蜿蜒流下的小溪,偶爾也可以看到草叢中一閃而過的野兔。這裏是孩子們的天堂。他們在這裏摘一些半青不紅的果子,吃到嘴裏,皺著眉頭,呸呸兩聲,又吐出來,但下一次還會摘下這些酸澀的果子。他們還在這裏追逐草間的山鼠、鳥雀,逮螞蚱,采野花,偶爾能抓住一隻野兔,算是撞了大運,幾個人興奮歡叫著一路奔回家裏,換來一家人的喜悅。

除了林間,山頂的小廟也是孩子們的遊戲場所。小廟並不大,三麵環牆,沒有門,屋頂的瓦片也已經破敗不堪,露著些許光洞,一到下雨天,廟裏也是淅淅瀝瀝的。廟正中間有一座泥胎塑的菩薩雕像,或許是年代久遠,或許是風吹雨打,總之,菩薩的麵容已經模糊不清了。平時也沒什麼人過來,除了孩子們。

小廟不遠處是一孔泉眼。泉眼也小小的,每日裏汩汩的流水,水順著山勢流下,就成了山下的小溪。村民在山底挖了一個水塘,平日裏吃用都是這裏的水。

但這幾日,山上十分安靜,一個孩子都不見。前幾天聽說有人掉水裏了,差點淹死。這件事在村裏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但事情到底如何,卻沒人能說清楚。大人們能做的就是在閑話完畢之後,把自家娃約束到屋裏,院裏。

這是針對幹活使不上力的小家夥們。大一點的孩子,該下地下地,該幹活幹活,沒閑的時候。

這一天,牛春花照例背著一筐衣服朝著水塘走去。牛春花的家在山腰,沿著石頭台階要走上兩柱香的時間。雖然山腰也有溪水,但村民是不允許在溪水上遊洗衣服的。據說,新朝未立的時候,舊朝曾發生了一次大範圍的疫病,就跟飲用髒水有關。這場疫病造成幾萬人流離失所,就連青城鎮還有當時過來的災民。這也直接引發了農民起義,最終推翻了舊朝。新朝建立之後,格外注意這方麵的問題,甚至頒布了公文,下傳到縣裏,官差敲鑼打鼓地進村宣傳來著。

走完台階,到了牛家村村口。村口有棵大柳樹,一到春天,就柳絮滿天飛,惱人極了。柳樹前方是一條平整的沙土路。路不寬,僅能容一輛馬車通過。但即使這樣,牛春花看到這條路依然充滿了渴望羨慕。因為,路的那一頭就通往青城鎮。鎮裏有許多村裏沒有的東西,但最吸引牛春花的還是鎮裏的女學。

新朝的男女大防並不十分厲害。雖然男女之間多有避嫌之處,但並沒有舊朝那麼苛刻。聽說新朝的第一任皇後,也就是如今的太後娘娘,就曾入軍營,上戰場,協助開國皇帝打下了大慶王朝。也是太後娘娘一力推行女學,頒布了一係列利於女子的政策。村裏的一些老婦都說年輕的女孩子趕上了好時候。當然,也有一些老酸儒,老學究很是看不慣這些政策。但他們也隻能說說罷了。至於女學的先生,那些老學究不去教,有的是宮裏退下來的宮女、嬤嬤們,不但叫人識字,還可以教授禮儀。

牛春花略一駐足,便見村裏駛出來一輛牛車。一個長相端莊,打扮整齊的姑娘坐在上麵。

“大姐,上學啊!”牛春花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牛車上的女子含蓄地輕微點點頭,“去洗衣服?”雖然是問句,但女子沒有等牛春花回答,便坐著牛車慢慢遠去了。

牛春花又看了一會兒,才繼續往水塘邊走。這樣的對話幾乎每隔幾天都要遇上一次。雖然沒什麼變化,但牛春花還是希望多和那女子說幾句話。

那女子就是裏正的長女,自己的堂姐,牛玉華,雖然已經年十五了,但因為在女學上學,裏正估計有什麼別的想法,牛玉華並沒有著急訂親。

又走了幾步路,轉過一道彎,就到了水塘邊。看到牛春花走過來,一個瘦小的女孩抬起頭笑了起來,往旁邊挪了一下:“春花,我給你占好地了。”

“小娥,謝了,洗這麼多了?”牛春花把竹筐放到青石板的旁邊,笑著說。

順手的青石板可不好找,平時人多,洗個衣服都要占地。春花幾個人都是做伴洗的,誰先來了,就多占上一個。

把衣服往溪水裏浸了一下,牛春花不由發出“嘶”的一聲,雖然洗衣服習慣了,但三月的河水還是很涼的。

“你身體好了嗎?會不會著涼。”李小娥小聲地問道。

前幾天就是牛春花在水塘救起了一個小孩。自己卻不小心頭磕在水塘邊的石板上,足足昏迷了三天才醒。所以小娥才有此一問。

想到那個小孩,牛春花有些怪異。明明是小公子打扮,還似乎是……富人家的事情自己還是不要多想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