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秋,考古愛好者穆辰跟隊在秦嶺山脈對新發掘的一座唐代古墓進行考古研究……
雖然距今為止已經有諸多唐代古墓被發掘,諸如昭陵,乾陵這種大型帝王陵,各種王公貴族的墓,亦或者是如大明宮這類具有深刻曆史意義建築。
但是唐代的古墓或建築,一直都是考古界潛規則內必要的考古大事件。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對唐朝的一種向往,無論是唐初的“貞觀之治”,亦或者是一代女皇時的“日月當空”,再有頂峰的“開元盛世”。
總之,唐,他不止是一個已經過去了的朝代,更是封建主義時代一個空前絕後的大同社會。那是一個敞開懷抱,接納四方來客的時代。
唐文化傳承至今,更多的是為他的短暫而惋惜。他的衰敗,不同於秦時的抵禦四方,不同於漢時的製度不濟,更不同於隋時的急功近利,門閥幹涉。
唐的衰敗,不在於外辱,不在於製度不濟,也沒有隋的急功近利,而是在於為君者。
就如說“明亡於萬曆,始於嘉靖”一樣,唐也可以說“唐亡於哀帝,實亡於玄宗”。玄宗將“貞觀輝煌”推了盛唐頂峰“開元盛世”,同樣的也是玄宗將盛唐輝煌一腳踢進了萬丈深淵。
每到此時,那個唐人不在心裏默默歎口氣,是對那個已經逝去的帝國哀歎,也是對當下盛世的一種向往。
穆辰,一個80後年輕人,國內曆史,物理雙料博士,化學博士在讀,同是兼修經濟學等學科,可謂是現實版的學霸,不,學霸已經不能提現出他的成就。
爺爺時國內知名大學頂級曆史教授,外公是某軍區參謀長,父親是國內知名工程的科研人員,母親是500強企業執行CEO。更不用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舅了。
就這麼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寵兒,居然喜歡跑去做一個專門挖人祖墳的混賬玩意兒。差點沒把家裏的三姑六婆氣的一佛升天,二佛上吊。
這次出來,又是偷偷的利用老爺子的關係,加入了一個對新發掘的唐代古墓進行考古研究的隊伍。
一行十幾人穿梭於密林密布的秦嶺,向著目的地而去,聽說,這次被發現的是一座永徽時期的貴族大墓。
“永徽”,是高宗年號,是貞觀之治的一個延續。這個時期的貴族,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都秉持這貞觀時期的激進,開拓。
所以,這座古墓,將有很深的研究價值和意義。若是有新的成功挖掘,將是又一個對唐朝文化進一步評估和研討的有利證據。
“辰哥,你說這次這個是個將軍墓還是丞相墓啊”。一路上,掘友楊斌一直喋喋不休。
“將軍墓倒是有可能,畢竟唐初將軍那麼多,丞相墓就算了,記憶中好像沒有哪一位唐初丞相死於永徽時期。不過也不要抱太大希望,萬一就是一座稀鬆平常的貴族墓呢。”穆辰還沒說話,一旁的劉濤接過話題。
“你說我們那天要是遇到一座五姓七望的墓,那該多好啊,裏麵的陪葬品絕對多的數不清,畢竟唐初時期,他們賊有錢有錢的。”楊斌點點頭,有些失望,不過瞬間又鬥誌昂揚。
“嗬嗬”
眾人一陣鄙夷。
不在搭理楊斌,繼續向著目的地而去。
傍晚時分,眾人終於到達目的地,一處平坦的地方。
“好了,到地方了,大家先各自安營紮寨,明天再勘察動土。”一行的老師傅對照了一下位置,用腳在四周丈量一下,然後回頭對眾人說道。
“師傅,就是這裏?怎麼連個土包都沒看到,您確定是在這?”楊斌,又是這個話嘮。
“嗯,就是這兒,不會有錯,你看這山勢,右邊猶如臥虎微動,左邊形勢盤龍升空。後麵又像玄武昂首,在看對麵那片楓林,不正好是朱雀展翅嗎。這種勢,我不是給你講過嗎?”老師傅一邊走,一邊給楊斌指指點點。對了,楊斌就是他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