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半紙人哭(1 / 2)

喪葬,是指辦理喪事以及用文明方式處理死者遺體。人皆有一死,死後魂歸何處,至今沒有定論,每個民族和地區處理死者遺體的喪葬方式也都有很大差異。

但幾乎所有的喪葬方式,都是基於對死者的尊重,希望死者的靈魂和遺體一樣找到歸宿,之後又曆經千百年傳承與演變,逐漸形成習俗。

我老家勉強算是地處中原,對喪葬講究個死者為大,入土為安。即使火葬政策下來,在我們農村也不會有人真的把長者的遺體送去火化,這可是大不敬。

俗話說,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雖然同樣是土葬,我們這裏的喪葬習俗卻跟其他地區略有不同。其中陰陽先生和隨死者下葬的紙人,是本地喪禮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我叫張帆,是人人敬而遠之的陰陽先生,看到我,往往就意味著有人離世。不過別害怕,真正可怕的不是我們,也不是死者,而是人心。

自打六歲時跟著師傅學習陰陽術,之後的十幾年間,我幾乎每隔十幾二十天都會參加一次喪禮。還沒出師,我已經對本地的喪葬流程了如指掌。

正常來說,我們這裏的整套喪葬流程,分為挺喪、報喪、入殮、停屍和出葬幾大儀式,出葬前要擇吉時,選陰宅。

當然後續還要燒七,這根據家庭狀況而定,一般人家隻燒頭七,五七和七七。

挺喪是指在死者臨時前,家人把死者從床上轉移到門板和草席製作的靈床上,避免其陰魂不肯離家。報喪是在確認死者死亡後,由死者直係晚輩挨家挨戶的告知親朋好友。

而擇吉時,選陰宅,就不用多說了,這是堪輿的責任,一般由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代勞。以上這些,都不歸陰陽先生管。

陰陽先生的主要職責,是在入殮時做場法事,告知死者已經離世,讓他安心離去。停屍三天期間,陰陽先生每晚在死者晚輩守靈時,指點守靈者燃香祭拜死者。

最後出葬時,陰陽先生還要用紙人引魂、送魂,最終親自送棺材和紙人同時入土。整個過程,被稱為治喪。

聽起來陰陽先生好像並沒什麼實質性的作用,也確實有很多人覺得我們要價太高,把我們當成騙錢的神棍。

但事情遠遠不是那麼簡單,至少到現在也沒人敢頂著不孝的罵名拒絕在喪禮上請陰陽先生。真正懂行的都知道,我們的工作可都是要冒著生命危險的。

十六歲那年,我生平第一次獨自幫人治喪。師傅說這是出師考驗,如果一切順利我就能出師,自立門戶。但那次,我差點丟了小命。

我清晰記得,那是夏初的一天傍晚,火燒雲紅遍半邊天。村口老柳樹上那窩烏鴉突然嘶叫了幾聲,師傅吩咐我,讓我到門口迎禮。

我瞬間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洗幹淨雙手,麵容嚴肅的站在門口等候。幾分鍾後,一個中等個頭的精壯漢子快步走來,猛然跪在我麵前。

“先生,我大伯老了!我可憐的大伯啊……”中年漢子幹嚎了幾聲,在我點頭示意後才站起身來。

“老了”,在我們這就是去世的意思。這漢子是來報喪的,要請我們去治喪,他手中還捧著兩條孝布,禮節倒是沒有疏忽。

哭訴是為了顯示孝心,從他的哭訴中,我大概了解了情況。隔壁村死了個留守老人,一雙兒女都已成家,在外地打工,所以隻能由一個門裏的侄子來報喪。

在收拾完東西去叫師傅的時候,師傅才告訴我今天我要獨自一人去治喪,算是出師考驗。說實話,當時我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有些興奮,證明自己的時候到了。

來報喪的漢子看我太年輕,有些不滿,但礙著師傅的麵子,沒敢開口。我板著臉,訓斥了他幾句,他才心甘情願的帶著我往家趕,果然陰陽先生越嚴厲,才越容易被人信服。

我們這邊的風俗是死者即將斷氣時挺喪,斷氣後的一天內要報喪,並且要請陰陽先生做法事,將遺體入殮,在院子裏搭的靈棚內停屍滿三天再下葬。

壽材壽衣什麼的,都是早就準備好的,隻等陰陽先生上門做法事,才開始讓死者入殮,也就是入棺。

一般哪家有了年邁的老者,都必須提前準備棺材,這棺材又稱為壽材,寓意壽終正寢。

法事做的很順利,沒出現任何紕漏,入殮結束的時候都已經晚上十點多。直到這時候,所有人才終於心悅誠服的承認我陰陽先生的地位,好酒好菜伺候著。

我隱隱有些自得,沒想到第一次做法事就這麼成功,死者的親屬都對我的表現很滿意,看來出師之後我很快就能自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