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段可先不看---1000字左右---開始---
夕陽西下,湛藍色的天空中,太陽周圍飄著幾片由紅色漸變為橘黃色的雲彩,昭示著明天是個好天氣,畢竟俗話說得好,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裏。
由藍色天空映襯著,也稍顯藍色的海水,不時的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海水一起一伏的衝擊著沙灘,好像它自個想就這樣運動著,直到永恒。
經過沙灘,往陸地上走去,不過很快就被一大片樹林擋住了去路。這片樹林中的樹木,大部分選用的都是質地較硬的樺樹、榆樹、棗樹等,而且都長了好些個年頭,粗壯且高大。
樹林看起來比較整齊,像是特意規劃栽種的。從高空中看去,她像一綠帶,綠帶大約四五公裏寬。長度的話,南麵延伸十多公裏,直到淹沒在群山裏。北麵沿著海岸線,直到看不清為止,料想是沿著海岸線種了一圈吧。這麼一想,這可不就是一天然的城牆嘛,應該是用來抵禦大海中的某些危險的吧。
樹林中穿插著縱橫穿過的泥土路,路三四米寬。不過這路,已被壓得瓷實,隻是還是有些許車轍導致其凹凸不平,應該有人或車常年走著。
此時已是陽春三月,道路兩旁已慢慢變得鬱鬱蔥蔥,海風吹過時,一片沙沙聲響起,很是悅耳。
沿著道路,穿過樹林,直到盡頭,感覺驟然間豁然開朗,映入眼前的是一片三四公裏寬的開闊平整地帶。平地上長滿了不足20公分的小草,看起來很像草坪,不過草葉翠綠,長勢很好,一看就是被豐富的營養滋潤的樣子。而草地呢,被縱橫交錯的道路分成一塊塊的,四四方方,很有農田的感覺,可惜不是。
縱橫交錯的路上不時有身著鎧甲,拿著各式武器的士兵在巡邏,士兵們身著重凱,竟然個個健步如飛,而且麵色如常,料想身體素質應該超出常人一大截。
沿著道路,往前推進,直到一道城牆擋住了去路。城牆十多米高,由石塊堆砌而成,不過牆麵上,卻有大大小小的洞,像是什麼腐蝕而成,還有各式大小不一的爪痕,刀痕等,一看就是經常經受戰爭洗禮。這麼想來,草叢長得好,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充足的肥料保證其成長的營養所需,雖然這麼想有些殘忍,但這應當就是事實。
這段城牆隻有一座城門,城門上邊矗立著“永安城”三個大字,城門兩側,離城牆有小段距離的地方,有著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池子,池子旁邊還有一些鍋爐、鏟子等設備,走近一看原來是曬鹽、產鹽的鹽田,雖然產出的鹽,泛著些許灰色,不那麼晶瑩剔透,讓人一看便知道它不太純,但總好過沒有,再說生產力有限,有的吃就不錯了。
不過看城牆的話,應該經常經曆戰爭,那怎麼又把鹽田放在了牆外。可能是城牆內部土地緊張,也可能是鹽田重建比較容易,不值得放裏麵,再說,戰爭期間鹽田基本也停產了,畢竟沒法運海水了,也就是說沒有原材料了,再考慮到便於運輸和人員撤離,放在城外城門兩側也是可以理解的。
經過重重城門,穿過近十米厚的城牆,就進入了城內。出乎意料,映入眼前的竟然不是建築區,而是大片大片的農田。規劃的四四方方的田地,夾雜著各種溝渠、陂塘等其他水利設施。農田中種植著大片的小麥、油菜花、棉花等,還有各種果樹,看起來這裏的人們生活的很不錯啊。
陽春三月,正值果樹開花的季節,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特別的花香味,清香撲鼻,好聞極了。
沿著近十米寬的主幹道一直走,走了有大約十裏左右的樣子,才終於看到一大片的居住區,或者說,這裏才是真正的永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