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真是好男兒(1 / 3)

第15章:真是好男兒

第15章:真是好男兒

白劍青的這番話,令所有人驚詫不已,就連大國主司馬映霜都覺得吃驚。原來,司馬映霜從妹妹司馬飄雪那聽到過關於白劍青的事,“他是一個自負風流,多情之人,又太自信,自以為修煉的是《天書》,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妒忌心又很重……。”想不到今日所說的話是那麼識大體,顧大局,然到是妹妹是用有色眼睛看他?

想到這,司馬映霜不由用讚許和感激的眼神看著白劍青,心裏好感倍增,接著說道,“各位少年英雄!我們先去看看敵情再做打算,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製勝。”眾人此時都已平靜下來,均點頭稱是。

不一會,眾人隨兩位國主來到城牆上,往下一看不禁大吃一驚。隻見城下站滿了人,黑壓壓一大片,好象地上的螞蟻,約有數萬人,均穿戴著白色盔甲,在陽光的照射下閃出刺目的光忙。此時,司馬飄雪說道,“這隻是君子國的先頭部隊,戰鬥力不是很強,和他們交戰,十之八九他們會敗陣,如我們追擊他們,中途定會遭到可惡的烏蜢攻擊,這是君子國慣用的伎倆,我們卻屢屢中招,損失不少,但就是無法破解,所以這次請你們來是為了讓你們對付烏蜢,君子國的軍隊我們還是有把握應付的。”

此時眾人都沒做聲,大家夥都知到烏蜢的厲害,聞君雨等前不久都還吃過它們的虧,以至於東方不明到現在都還下落不明。好一會,就聽一人說道,“二國主盡管分派任務,我們決不退縮!”眾人均很震驚,尋聲望去,一見之下更是吃驚不已。

說話者正是白劍青,此時的他臉上滿是剛毅和堅定,以前讓大家熟悉的輕浮和驕氣已不見蹤影。司馬映霜再次為他的果敢所震驚,“真是好男兒!”想到這,臉上不禁現出不為人知的緋紅。正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柵處。”

聞君雨此時也覺得白劍青有了很大變化,但一直以來的恩怨又豈是一時半會所能改變的。聞君雨略有反感地說道,“和敵對陣不是說說就可以的,要料敵於先,方能出奇製勝;我們要對付的可是烏蜢,你對它們有多少了解,是不是止步於道聽途說,沒有親身經曆是不會知曉烏蜢的真正可怕之處,它們一個的力量是很渺茫的,但數以千萬計的力量彙聚在一起那才是真正可怕。”說到這,聞君雨不禁麵露悲傷。

說也奇怪,白劍青聽到這竟然沒有任何不悅之色,要在以往,他早就反唇相擊了。而此時,白劍青卻在靜靜地聽著。司馬飄雪也很震驚,少部分是因白劍青的出人意料的反應,大部分是由於聞君雨的話語和他臉上的悲傷,隱隱約約感覺有些不妙;以往東方不明和聞君雨都是形影不離,而此次前來卻隻見聞君雨一人,太不正常了。其他眾人也很震驚,仙俠派和少陰派弟子見聞君雨麵露悲色也都不禁黯然,他們知道聞君雨意有所指;而其它門派和女兒國人等都在想“難道聞君雨等遇到過烏蜢?”

過了一會,聞君雨繼續說道,“我們在來女兒國的路上就遭遇到烏蜢的攻擊,它們在烏蜢王的指揮下瘋狂攻擊我們,殺之不盡,燒之不絕,滿眼盡是烏黑一片,滿耳都是嗡嗡的轟鳴聲,鼻子裏都是惡心的腥味,時刻麵臨著死亡,你們經曆過嗎?如果不是有一人挺身而出引開烏蜢群,恐怕我們數百人到不了此,早就化作一抔土。可憐那人如今生死未卜,在數以千萬計的烏蜢的追擊下,生還的幾率極度渺茫。”說到這,聞君雨悲色更甚,眼中似乎含有晶瑩的淚花。

聽到這,所有人都震驚不已,女兒國的人都很清楚,她們中的在與烏蜢戰鬥的兵士無一身還。司馬飄雪此時已猜出聞君雨口中的那人是誰,不禁臉色大變,兩眼情不自禁流下熱淚,但她依然帶著僥幸帶著悲哀問道,“那…那…人…是…是誰”司馬映霜用憐惜的眼神看著妹妹,兩手緊抓住她的雙肩,生怕妹妹會倒下。全女兒國,甚至全天下人都知道司馬飄雪和東方不明感情很好,相互傾慕。

聞君雨知道司馬飄雪已猜出那人是誰了,不由歎了一口氣,“不錯!那人就是他,仙俠派少掌門東方不明!接著慢慢道出事情原委。”此話一出,眾人都不禁大聲驚呼。司馬飄雪全身一顫,淚水如雨滴般往下流,但意外的是她竟沒有倒下的動作,站在那一動不動,似乎是在悲傷,又象是在思念,“人生難得一知己,可恨相見已太遲。願君化作雲一朵,天崖與妾連理枝。”

正在此時,忽聽白劍青大聲道,“好男兒,這才是我輩中的典範,八大門派的驕傲,以一人之死,挽回數百人的生,我白劍青自愧不如。但我們此時不是悲傷的時候,現在要做的是如何為我們心中的英雄報仇,讓逝去的靈魂得以安息!”

白劍青的鏗鏹話語令眾人為之一震,均由悲傷中醒悟過來,群情振奮,八大門派的年輕弟子首次眾誌成城。

不久,就見城門大開,吊橋放下,城中殺出一千多八大門派弟子和近十萬女兒國精兵,殺向君子國軍隊。果不出所料,君子國軍隊丟下數百屍體,向後退避。八大門派弟子在前,女兒國軍隊在後銜尾直追。追出約十裏,就聽前方傳來嗡嗡響聲,緊接著烏蜢軍團出現。八大門派弟子呐喊著迎上去,聞君雨和白劍青衝在最前,女兒國軍隊則停止不動,守候著兩旁正虎視眈眈的君子國部隊。

不一會,一場慘烈的人蜢大戰開始了。眾人紛紛使出看家本領,聞君雨邊殺邊對白劍青道,“你們掩護我,我去激怒烏蜢王,讓它們來攻擊我一個人,你們殺它們就沒甚危險,給我拚命地殺它們,盡量多殺,它們再多也有一定數量。”說完,也不等白劍青有何反應,祭起的石頭陣飛向烏蜢群,不一會,就打開了一條通往烏蜢王之路。“天哪!竟有兩隻烏蜢王!”聞君雨咬咬牙,正待上前,忽見一道人影先他一步殺奔烏蜢王,從白衣飄飄的身影可知一定是白劍青。

聞君雨感覺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好!很好!如你能生還,我定當與你盡釋前嫌;如你不幸身死,我當拚死與你複仇。”想到這,全身不禁充滿真氣,大吼一聲,瘋狂地殺向烏蜢群,似有不殺盡這群烏蜢不罷手的動向。

白劍青殺到烏蜢王近前,嗨地一聲,天龍劍在下,玄天劍在上一劍一隻烏蜢王殺了過去。兩聲巨響過後,後天真氣操控的天龍劍隻削去一隻烏蜢王的一些鱗甲;而先天真氣幻化的玄天劍則將另一隻烏蜢王砍成重傷,暗紅的血掉落,兩隻烏蜢王都慘叫著飛向高空,有一隻差點掉下來。緊接著兩隻烏蜢王發出刺耳的尖叫,無數的烏蜢不再理會其他人,紛紛殺向白劍青。

不一會,白劍青就覺眼前一黑,自己已被烏蜢群重重包圍,聽不見其他人的聲響,耳邊隻有漫無邊際的嗡嗡聲,他和眾人已被烏蜢強行隔離。白劍青摧動天龍劍殺將過去,不一會,腳下堆滿了烏蜢的屍體。

剛開始,白劍青還有點後悔和害怕,隨著《天書》上的心法的完全展開,心自然而然進入平靜。“既來之,則安之;在此非常時期,怎能斤斤計較於個人得失成敗,應有舍己救人之心;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既然東方不明能做到,我為何不能做到;希望我和東方不明能做為天下正道人士的榜樣,前赴後繼,終還亞特藍蒂斯大陸朗朗乾坤。”

想到這,心情已完全放鬆下來。心與意合,意與神合;不知不覺已達到《天書》中的虛境界,功力又上了一個台階。原來,《天書》和其他正道修煉一般無二,也有三個境界,虛——空——無,也是修煉的三個階段;虛是最初境界,也是最根本的階段,一般人修煉道此境界需最少四五十年,白劍青天姿聰穎,有《天書》相助,再加上受到多次挫折,心,氣,精,神得到磨練,二十多年的時間就已進入虛境界。

且說此時,白劍青已靜靜地盤膝做下,眼中看到的烏蜢不再是張牙舞爪,氣勢洶湧,而好象是隨風飄舞的漫天花瓣,在他雙手揮舞下,時而飄落在地,是那花瓣雨;時而飄向上空,那是飛花漫舞。

原來,不知不覺中,白劍青不由自主施展出腦海突現的奇招——無極天門劍,手掌處手少商穴,手太陰,手太厥,手少陰,手太陽等經脈射出數道白氣,直衝向烏蜢。烏蜢與白色氣體一接觸,立刻斷為數截,掉落在地,但烏蜢在烏蜢王的尖嘯中源源不斷地攻向白劍青。

不一會,又掉落無數烏蜢屍體,無極天門劍雖說很強大,但烏蜢群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殺了一批,又來一批,似乎殺之不盡。又殺了一段時間,烏蜢屍體在白劍青前後左右堆積如山,竟有他坐著時胸口那麼高。白劍青必竟還是人,還未突破無境界進入天界,此時的他已是累不堪言,真力消耗殆盡……

聞君雨見白劍青被重重包圍,又是一聲大吼,率領眾人拚命殺將上去,殺了一層又一層,但卻很難殺到境頭,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越來越擔心,“難到白劍青也要步東方不明的後塵,這該死的烏蜢實在是太多了,我們都已殺得手腳發軟,它們竟然還有那麼多,依舊望不到邊。

正在此時,突然傳來陣陣悠揚的笛聲,穿透無數的嗡嗡聲,響徹在眾人耳邊,是激動人心的樂章,是振奮精神的音符……。

且說白劍青用盡最後一點真力使出無極天門劍,又有無數烏蜢跌落,但很快又有一大批蜂擁而來;白劍青頹敗的坐在地上,慢慢閉上眼,腦海閃過數個人的身影,白吟豪,詩音公主,司馬飄雪,最終定格在司馬映霜身上,一動不動,臉上露出了笑容,“映霜國主!我要和你道別了,我相信你會理解我這麼做的,如我不做出犧牲你會看不起我,能為你們女兒國,甚至天下做點貢獻死也值得,我會帶著你的音容笑貌去黃泉,到來世,如有緣,來世再續今生緣。”

白劍青坐在地上,微笑著從容的麵對死亡,烏蜢的嗡嗡聲越來越近。忽然,一陣陣的笛聲響起,飄動的音符回蕩在他耳邊,象涓涓細水流淌,似微微輕風吹拂。白劍受用無比,“想不到臨死前還能聽到如此悠美的音樂,老天待我不薄!”

白劍青不禁沉醉於美妙的音樂之中,過了好一會,還沒感覺到身上有任何痛楚,連烏蜢的嗡嗡聲都象變小了。白劍青不由一愣,急睜眼,不禁大吃一驚;隻見烏蜢群正緩緩離他而去,又過了一段時間,烏蜢離得更遠,同時也現出聞君雨等人的身影。

聞君雨等人見白劍青安然無恙,焦急之色一掃而空,眾人蜂擁而上衝向白劍青,聞君雨在最前頭。聞君雨兩手攙扶起白劍青,兩眼深情地看著他說道,“白兄!受苦了,正道中能出你這樣的人才,我感到很驕傲,以前我們之前不愉快的事就讓他隨風而去吧,我希望我們能做個朋友,也希冀全天下的誌同道合的正道人士都是我們的朋友。”

白劍青聽完,眼神如電射出興奮,“好!說得好!以前我的所作所為我自己想來都很慚愧,而你能全部忘懷,我真的很是感動,能和你這樣的人才做朋友是我夢寐以求的事,即使身死,此生亦無悔!”聞君雨急忙道,“快別這麼說,人生在世誰能無錯,關鍵在於能否知錯必改,白兄能浪子回頭,實為我們正道的大幸,天下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