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蝗災來襲(1 / 3)

老頭子鄧大夫走的時候隻帶走了一小筐葡萄,妹妹卻是留給瑤光了,小瑞在發現妹妹帶不走後也接受了現實,開始每日的同母親肚子裏的妹妹說話,以期將來妹妹生下來能和他玩,叫他哥哥,其實當哥哥也挺好。

七月多的時候,地裏的莊稼也快熟了,今年風調雨順的,又將是個豐收年,新安村裏自從那年翻修了豬圈後,人們說起來,新安村的豬竟比好些人住的房子還好,村裏幾乎每家都養兩頭豬,家裏人口多的,養三頭也也有,再多卻是不行了,不是豬圈裏養不下,而是養不起,哪有那麼多糧食去喂它?夏秋兩季還能多參些野菜,冬天就隻能用麩皮糧食來喂了。

冬天在暖呼呼的屋裏弄幾個籠子喂幾隻下蛋的雞,攢了雞蛋賣錢,和新安村有些親戚往來的村子幾乎家家都會養那麼幾隻,富戶養來吃雞蛋,窮些的,或者喂的雞多的,就拿去賣錢,可別小看這一項的收入,一冬天下來,賣的少的都夠給孩子們扯身衣裳過年了,賣的多的,一家子大小都能換身新衣過年了。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新安村裏用水方便還不太顯,別的村裏就不一樣,人們見了打招呼都要問問,“老哥,你家今年能收不少糧食吧?”“老弟,你家糧食賣了夠給兒子娶媳婦了吧?”就連王氏來瑤光家閑聊都要說說今年的糧食,“冬天多給孩子吃幾頓白麵條,殺了豬多留幾斤豬肉,讓孩子們吃個飽,妞妞在你家養刁了嘴,直說家裏的飯菜沒油水……”

鄭家的葵花的長勢也很不錯,一個個都垂了頭,花盤大些的比鄭家院子裏的石凳麵還大,鄭鈞跟瑤光商量著準備剪葵花盤子了,鄭家秋收要比村裏的早些,避開村裏秋收,兩不耽誤。

鄭鈞定了日子,在村裏請了十來個十三四的半大小子,管飯一天二十文錢,活不累又能賺些零花錢,村裏的小子們沒有不願意的,再者鄭家的飯食肉多油水足,就是不給錢他們也大多願意來幫忙。

一個人掰彎了葵花杆。另一個用大剪刀把花盤剪下來摞起來,夠五盤就著人送回鄭家後院專門搭的架子上晾曬。

半大小子們吃的多,幹活也不差,一天下來,剪了五畝地的葵花,一盤盤的葵花盤挨個晾在架子上。

第二天再幹的時候,不知從什麼地方。陸陸續續的有些大螞蚱飛過來,起先大家還不甚在意,半上午的時候,那些螞蚱竟然越來越多,不知誰喊了一句:好多的螞蚱!

大家再回頭時,卻發現自己的周圍,遠處近處,天空裏,都是螞蚱,鄭鈞大喊了一聲,吆喝孩子們趕緊回家報信,搶收糧食去,這東西別看小,多了可就成了災了,他在邊關有同袍說過這東西,成了災,能把地裏的東西全啃幹淨了,就連樹上的葉子也不放過……

半大小子們楞了楞,都箭一般地穿出了鄭家地裏,往家跑去……農家人,不管大小,都對地裏的糧食緊張萬分,不下雨時,連五六歲大的孩子都會說一句:這天都不下雨,地裏的糧食可咋辦呀!這時候漫天的蝗蟲,即使大家沒見過,不懂怎麼回事,聽了鄭鈞的吆喝,竟然跟地裏的糧食有關係,也要跑回家裏,跟大人說一聲,問問。

鄭鈞放棄了地裏的葵花,和六嬸一起把後院架子上的葵花盤抱進架子旁邊專門修的倉房,有蝗蟲不斷的撞到臉上來,眼睛都有些睜不開,瑤光和小瑞在倉房把鄭鈞和六嬸搶回來的葵花裏上的蝗蟲一隻隻的找出來用隨手拿的板子拍死,小家夥三板子才能拍死一隻螞蚱,嘴裏還念念有詞:“壞東西!壞東西!……”

鄭鈞手腳雖快,奈何家裏人手少,六嬸年紀大些,瑤光又有孕,還要照看小瑞,是以,隻搶著把後院曬著的葵花收進屋子裏,地裏的再去收時,大多的葵花盤上已經沒了瓜子,甚至好些葵花盤都被吃的隻剩下半邊了……

村裏大人孩子紛紛出動,手裏帶著剪刀,廚房裏的菜刀,凡是能用到的隨手拿一把,直接把穀穗,高粱穗剪下來放進布袋裏,滿一袋就小跑著送回家裏,還得關好門窗,萬一放進蝗蟲去,就白幹了……慌慌的幹了一天,天黑的時候,地裏的莊稼不是被收回了家裏就是被蝗蟲吃了個幹淨……

人們被蝗蟲鬧得,再沒了即將豐收的喜悅,有些糧食搶回的少的人家,哭喪著臉,夏天的麥子除了交稅,隻剩下不多留著改善生活或者過年的時候吃幾頓麵條,其他的都賣了銀子,秋糧幾乎絕收,今年他們也得學晉城人出去逃荒了!人家晉城人開了春才用出門討生活,他們今年冬天就得去,要不就得餓死在家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