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衡山(1 / 2)

都說“一入江湖,身不由己”,不過江湖對於少年人來說,是極有吸引力的,尤其是亂世中的苦命少年,對江湖武林總是抱著很強烈的希冀乃至幻想。

有宋以來,戰爭不斷,高堂之上的大人物住在城池裏,奢華度日;底層百姓飽受戰亂之禍,一切所求,不過安穩度日罷了。

自宋末到明初這一段時間,將近一百年的天下大亂,中原百姓苦痛更勝有宋一朝。

漢人江山風雨飄搖,苦的還是百姓,這一百多年號稱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大宋有所謂的中興四將,有大詩人陸遊,有詞家將領辛棄疾,外族更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但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百姓們更多的還是相信江湖,而非朝廷。江山動亂,紛爭四起,對普通百姓來說,武林好漢,遠比朝堂官員更有威懾力。

都說天下分久必合,這話不假,百年戰亂之後,天下終於一統,而戰亂帶來的禍患,仍舊需要時間來平息。

大明洪武三年,天下總算有一點治世的樣子了。

百姓雖說不算富足,但餓死的人卻是不多了,隻是路上的乞丐仍舊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年少之人。

在百多年的戰爭之中,丐幫為保護勞苦大眾,損失極大,精英死的死逃的逃,現如今丐幫上層隻剩大貓小貓三兩隻,早已庇護不了普通乞丐了。

昔日丐幫威震天下的武功絕學甚至都失傳了大半,降龍十八掌隻餘十三掌,打狗棒法隻剩招式,沒了心法,估計真的隻能用來打狗了。

現如今的江湖,早已不屬於丐幫了,昔年的第一大幫,已經成為了曆史,如今的乞丐,絕大部分都真的隻是乞丐了,那些因戰亂失去了父母的孤兒,就成了這些乞丐大軍的成員。

七月十五,衡陽城中很是熱鬧,中元節嘛,市集當然熱鬧。

大街上叫賣聲此起彼伏,逛街的人更是吵吵嚷嚷,多少百姓剛賣了多出來的一點點糧食,現今手裏有了一點閑錢,便趁著節日買點東西高興高興。

“燒餅~~剛出鍋的燒餅咧!兩文錢一個。”

賣燒餅的大聲叫賣著,而在離燒餅攤不遠的角落裏,一個小乞丐眼巴巴的望著攤上的燒餅,聽著市集的叫賣聲,獨自咽著口水。

和大多數流落在外的小乞丐一樣,這個乞丐也沒有名字。

平日裏這小乞丐就住在城外的城隍廟裏,當然,廟裏也還住著其他乞丐,但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隻有六個,因他長的最為瘦小,另外六個就要叫他小七,他覺得不好聽,於是大家就改了個稱呼,喚作阿七。其餘六個乞丐按個子高矮則分別叫做阿大、阿二、阿三、阿四、阿五、阿六。

廟裏的乞丐就數這七人最為弱小小,故而常常受欺負。廟裏的乞丐之間關係都不怎麼好,唯有他們幾個相互依靠,抱作一團,也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在廟裏保留一個睡覺的地方。

今天是中元節,幾個小乞丐分開了來要飯。

阿七就守在靠近燒餅攤附近的角落裏,希望路過的人有誰好心能給扔個幾文錢,或是賣燒餅的突然善心發作給個把燒餅,不過都一上午了,阿七隻撿到了半塊被扔的燒餅,勉強能對付一天的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