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之家”裏,你們不會看到那種舊式的教育局麵,也不會看到老師在為了維持紀律而費力地喊話或說教。在我們學校,我們用各種各樣的教具來控製孩子的錯誤。通過使用這些教具,孩子學會了進行自我練習。老師在我們的教學方法中起著指導孩子工作的作用,他們不再是一種被動的力量,而是一種無聲的存在。

每個孩子所做的事情都不一樣,老師可以一邊看著他們,一邊觀察他們的心理。如果老師能夠根據科學標準有條理地收集起對孩子進行心理觀察的結果,那麼這對兒童心理學的重建和實驗心理學的發展而言都將是一項偉大的貢獻。我相信,我的方法已經為發展科學教育學建立起了必要的條件。無論是誰,當他采用了我的方法,並按照我的方法進行教學時,他就在進行一種試驗性教育學。

我們必須在進行這項工作時等待解決方法的出現,這些解決方法可以用來應對現在正在討論的所有教育學問題。等我們完成了這些工作後,我們已經對某些問題有了答案,比如如何讓孩子自由成長,如何讓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如何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作業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關係等。

我們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宗教問題的重要性,而宗教教育也應當通過積極的教育學方法得到解決。如果宗教起源於人類文明,那麼宗教的根源就一定隱藏在人類本質的深處。我們可以從孩子們對知識有一種本能的熱愛這一點上看出來。但是孩子們卻經常遭到我們的誤解,我們總是認為孩子隻喜歡沒有意義的玩耍和沒有任何思想的遊戲。孩子們在遊戲中表現出了對知識的強烈渴望,他們向我們表明了他們是人文精神的真正後代,而許多世紀以來,正是這種人文精神一直在失去科學和文明的進步。我們藐視那些把愚蠢的玩具遞給孩子的人,他們讓孩子陷在一個無知的世界裏,並用一種不好的準則扼殺了孩子們。現在,自由中的孩子們向我們表現了人類在本質上是宗教的產物。

如果否定人類的宗教感情,剝奪人文教育中這種感情,那麼我們就犯了教育學上的一個大錯,這種錯就如同我們認為孩子是因為學習本身而熱愛學習一樣。正是因為我們做出了這種無知的假設,我們才會讓孩子向一種“奴隸製度”屈服,而事實上,這種方式隻能讓孩子表現出表麵上的紀律。

在教育中存在著一種巨大的錯誤,那就是沒有在最佳時機對孩子進行感覺訓練。認為宗教教育隻適合於成年人的這種假設和這一錯誤是一樣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把感覺應用於周圍實際環境的感覺收集當中,如果一個人缺乏這種感覺準備,他就會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很多人都因為缺乏鎮靜而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在這裏,我並不是要求大家通過學習建立起一種位於成為生活指導的感覺和成為道德生活指導的宗教之間的平衡,而是想簡單地說明一下宗教教育。我還想要提醒大家一下,那些不信教的人經常會出現低效率、不穩定的情況,他們總會浪費大量珍貴的個人力量。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當一個人的這種精神性經曆了長時間的安慰而終於開始蘇醒的時候,這個人已經對這種被剝奪精神性的生活感到習慣了,所以,他的心靈已經無法再建立起平衡了。我們也同樣對宗教狂熱這種情況感到遺憾。一邊是尋求自身安全、寧靜的心靈,另一邊是要把心靈不斷拉回到充滿衝突和情感海洋中的精神,這兩股力量在進行著激烈的鬥爭。這些都是最重要的心理現象,也許這些現象剛好表明了所有最嚴重的人類問題。我們歐洲人在這些事情上麵依舊充滿偏見,並受到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的束縛。我們成了自身思想的奴隸。我們相信想要讓意識和思想得到自由,就要否定某些宗教信仰。自由隻存在於無限的發展之中,隻有在那裏,生命才能夠無拘無束地成長,不受任何限製,可是,如果一個人正在和其他方麵進行抗爭,那麼他就不能夠擁有自由。

沒有信仰的人就不會對他所不信仰的東西產生恐懼或敬畏,也不會和他認為並不存在的人或事進行鬥爭。威廉·詹姆士是美國偉大的實證主義者,他提出了情感心理學理論,同時也說明了宗教意識具有的重要心理學意義。我們無法知道思想在未來會如何發展,但是,我們在“兒童之家”通過自由和獨立實現了紀律,這為未來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認為,有了這個基礎,人類就有可能通過教育進行救贖。也許我們可以通過思想和意識自由的方式走上通往宗教勝利的道路。我們可以根據所獲得的經驗做出判斷,在“兒童之家”進行的心理觀察必將讓人們產生極大的興趣。

雖然這本有關方法的書是由我一個人編寫的,但是它卻可以供所有人使用。我希望其他的教育者能夠使用我們的方法進行兒童個體教學研究,並以此為開端,進一步提出他們的實驗結果,而這些結果會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教育學書籍中。

從學校實踐性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方法擁有一個優勢,即我們可以在同一個教室對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教學。“兒童之家”最小的孩子才2歲半,他們還不能進行任何練習,哪怕是最簡單的感覺練習,他們也做不到。可是有些5歲半的孩子卻由於自身發展的原因,很容易就能和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一起進行練習。所有的孩子都是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讓自身得到完善,並在內部力量的指引下前進的。這時,這些孩子已經成為了獨特的個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