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唐昧臨死薦莊矯
第146章:唐昧臨死薦莊矯
“莊將軍,你是第二次出兵救國紓難了,謝謝!”他又轉對他的部將,氣息奄奄地說,“你們,你們回朝以後,要向大王給莊矯請功,楚國又有了一員大將軍了!”
唐昧嘴角上露出一絲微笑,永遠地合上了眼皮。
眾人哭喊呼號:
“唐將軍!唐將軍……”
楚國最後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軍唐昧,為國捐軀英勇就義的消息,是七天以後才傳到楚王宮的。那天,在楚王宮高陽殿旁一處便殿,懷王反背著雙手心急火燎地在那兒走過來走過去,猶如一頭困獸。旁邊肅立著剛從秦國鹹陽回來沒幾天的靳尚、有了二十七八歲的公子子蘭,還有宋玉、唐勒和昭魚。懷王突然停下腳步悻悻問道:
“前方還是沒有消息?”
靳尚和公子子蘭同聲回答:
“是,還沒有。”
這時,一匹快馬飛奔而來,直衝進正陽門。信使在高陽殿前翻身下馬,奔進大殿跌跪高呼:
“大王,秦國已經出兵,多國聯軍敗退了!”
“噢?”懷王噓了口長氣,回到王位上坐了下來,急切地催促道,“快快平身,詳細稟報軍情!”
“我軍死傷慘重……唐昧大將軍他......”
“唐將軍怎麼啦?”
“大將軍為國捐軀……”
景差二人是在鄢陵渡過漢水時,碰上從方城前線撤退下來的唐昧大將軍部將的。景差與這些血染戰袍,傷痕累累的部將結伴而行。一路上聽他們說大將軍,說莊矯,一個個義憤填膺。都說朝廷如果開始不派兵鎮壓義軍,義軍上了前線如官軍一樣供應糧草,莊矯和唐將軍並肩在方城作戰,唐將軍根本不會蒙難。回到郢都,景差和唐將軍幾十名部屬,一同來到高陽殿晉見懷王。
心緒安穩了許多的懷王端坐在王位上,看到這些身負重傷袍甲破損的將領,想起死去的唐昧將軍,不由得又黯然神傷。他對這些死裏逃生的將領一一晉封加賞。唐昧的部將一齊跪下,謝過王恩後,接二連三說道:
“大王,唐昧大將軍臨死時有一囑托,要卑將在大王麵前為義軍統帥莊矯請功。”
“唐將軍說,莊矯是一個大將之才。”
“大王,敵人退兵,全賴莊矯的十幾萬義軍……”
懷王“噢”了一聲,他早看到招安特使景差同唐昧部屬一道跪在那兒,他不問景差卻對唐昧部屬道:
“莊矯反叛朝廷,即使他出了兵,不殺就算恩赦。怎麼你們眾口一詞為他請功?還說是唐味將軍遺願?再說各國聯軍退兵,不是因秦國出動援軍嗎?”
“不,大王,”一名部將道,“秦國是出了兵,但他們按兵未動,虛張聲勢隻做了個樣子。”
“噢?”懷王不悅地道,“總算搬動了救兵,這是太子橫的功勞。怎麼能算在莊矯的身上?”
侍立一旁的靳尚說:
“是太子橫的功勞,太子橫的功勞!”
“大王!”跪在那兒的景差,實在忍耐不住了,麵對唐昧將軍部屬,慷慨激昂地說,“這些九死一生,用鮮血和生命保衛了楚國領土的將領,說的沒錯。臣下在漢北看到的秦兵並未越過楚長城,未過淅川就駐軍不前,根本沒與多國聯軍交戰。是莊矯十幾萬義軍掩殺過來,在敵人箭簇如雨的危急時刻救出身負重傷的大將軍,與唐將軍部屬一道殺退敵兵,將他們趕出方城,趕出楚國邊境。”
唐昧部屬一齊呐喊:
“大王,沒有莊矯義軍救援,我們都回不來了!”
“好吧,你們都退下!”懷王對唐昧部屬揮揮手。又指著景差道,“景將軍,你一人暫且留下。”
眾將領退出大殿後,懷王緩了緩氣道:
“景差,平身。你身負王命去漢北招安莊矯,莊矯可是願意接受招安,才率兵前去助戰?”
“不,大王。”景差拍拍袍子站了起來,如實稟報,“莊矯並未接受招安。我到達之前莊矯義軍協助唐昧將軍在方城打過仗,因官軍不僅不供應義軍糧草,反而打擊義軍,莊矯憤而從前線撤軍,決定攻打郢都。三闆大夫屈原得知齊國與楚絕交,加入多國聯軍。屈大夫知道國家岌岌可危,他冒死上山苦口婆心勸說莊矯。莊矯這才放棄攻打郢都,再次揮師東進方城,解救唐昧大軍之危,擊退敵軍。”
“噢?你去到漢北沒見到莊矯?”
“沒有。大王,末將趕到漢北,莊矯義軍正在方城前線與多國部隊鏖戰。卑職怕大王擔心郢都之事,故不等莊矯義軍凱旋班師,急急趕回來稟報情況。”
“景將軍不負王命,回府好生歇息,日後還有重用。”懷王心上的兩塊石頭都落地了,他長長噓了口氣,轉對身邊幾位年輕大臣,滿懷感慨地說,“三閭大夫此次在危急關頭,雪中送炭。把莊矯義軍弄到方城前線,既解郢都之危,又打退了入侵之敵,屈大夫功勞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