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燕地從年初就喜事不斷,新國主即位,平稅減賦,燕地歡騰,緊接著就是少主出生,國內大赦。
燕地形勢大盛,而做為燕地中心的德州,北有營州範陽擋住大漠,東有武川抵禦大梁,南有大江為天然屏障,東臨大海無外敵之患,更是在多年休養生息之下,百姓著實富足起來。又以糧食、絲綢、魚鹽之利,廣開貿易,引得天下富商雲集,遠勝大梁之都。
舉國陶然之下,國主和夫人卻將將大半心思放在冶鐵、練兵上。燕地越是富庶,國力便越是要加強,否則豈不就是懷寶之小兒,任人搶奪?且周圍各處,正是烽煙不斷,危機四伏。
枇杷滿月之後便搬到了莊子上,燕地新組建的鐵騎就駐紮在此地,以先前她陪嫁過來的營州鐵騎為基礎,購買駿馬、鍛造武器、操練將士,每日裏忙得不亦悅乎。
王淳反倒沒有枇杷事情多,他便每於三日的大朝會時回到國主府上,其餘日子便隨著夫人住在田莊裏處理國事。為了方便,又將莊園隔出一些房舍做為值守之處,分給每日一起討論政務的臣子們使用。
雖然如此,但很多朝臣或者家眷亦多在城外置辦莊園房舍,加上鐵騎大營,一時間,德州城北這一處竟然異常繁榮起來。
這一日枇杷從外麵回來,見王淳正抱著兒子哄著,便趕緊接了過來,“路上有些事情,竟然晚了,兒子一定餓了。”說著解衣喂奶。
原本王家一貫都是用奶媽的,可是偏枇杷生了兒子卻要自己喂,她又有自己的道理,“我們營州人都是由母親自己給孩子喂奶的,所以才個個長得強壯,比京城裏嬌養的世家子弟都健康得多。”
梅夫人固然反對,但是楊夫人卻站在女兒一邊,“當年我生了孩子也都是自己喂大的,更覺母子連心,且枇杷奶水這樣好,就讓她喂吧。”
王淳自然也支持自己的夫人,反勸母親,“枇杷身子好,親自喂養兒子也好,將來兒子也與她一般強健。”
他豈不知讚成亦或反對枇杷給兒子喂奶中,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誰來撫養兒子。母親現在一個人孤單無趣,便生了想將兒子抱到她身邊養的心思,隻是不隻枇杷不能同意,就是他也決不能讓步的。
梅夫人見枇杷一定要親自喂養孩子,又忍了些時日。沒想到枇杷出了月子便去了莊園裏,她隻得特別將兒子叫到自己身邊道:“你們都忙著,不如將孫兒抱到我身邊來,要知道你小時候也是在祖父和祖母身邊長大的。”
枇杷為什麼抱了兒子去了莊子上?雖然因為她要練兵,但恐怕更是想躲開母親的幹預。
王淳已經用實際行動將妻兒安頓好,現在又趕緊勸母親道:“母親要養孫子本是好事,隻是一則我也是在母親屋裏長到幾歲後才到祖父和祖母身邊的,二則是男孩跟著祖父長大也沒什麼,卻怎麼也不能隻隨在祖母身邊在內禕長大,三則是母親身子本就不大結實,兒子哪裏還舍得讓母親操心?”
梅夫人自然辯不過兒子,但聽了兒子著實關切自己,心中也是歡喜,隻道:“我就是想為你們分憂,才寧肯自己累一些的。”
身為人子,王淳並不會說父親有多不可靠,老國主自退位後更是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星相研究中,就是枇杷產子時,他連鳳翔閣的大門都沒有邁進,卻讓人傳話道他在觀星台上夜觀星辰,以察天象,這樣的人能把兒子教成什麼樣他實在擔心;他也不會說母親就連一個十六娘都沒有教好,更不可能教好兒子,隻是笑道:“母親的心意我和枇杷都知道的,也是感激不已,隻是現在形勢所迫,我們還是要以練兵為要,所以就搬到莊子上了,我在大朝會時一定會早些回來給父親和母親請安,也會將兒子的事情講給母親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