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零六章 善後工作(下)(1 / 3)

1943年1月3日 山西靈丘 安堂村

漫天風雪中,八路軍新三團成立大會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正式開始了。

在已經康複的楊新和楚雷的帶領下,無數從西衛鄉突圍而出的戰士們高舉著紅旗,全副武裝的在風雪中高喊著抗日口號,群情激昂——雖然他們的家鄉已經被鬼子徹底摧毀,但是由於行動及時,家鄉父老已經穿過了太行山,在靈丘地區安家落戶,重新開始生產生活,再加上西衛鄉之戰對鬼子造成的巨大殺傷,讓戰士們更加對未來的勝利充滿了信心。

從西衛鄉撤走的物資進行了再分配,避免新三團的編製過於“奇葩”,也讓其他八路軍部隊得到了加強。而來自其他部隊的老八路已經被編入這個新組建的新三團,擔任各級指揮官和政工幹部,提高全團的戰鬥力。接下來,全團會在靈丘地區進行三個月的集中整訓,然後會加入到對敵鬥爭的前線中。

楊新和新調來擔任副團長的張遠先後在主席台上做了激情洋溢的發言,接著就是楚雷,當他在台上發言的時候,突然怔住了……

作為前偵查班長,楚雷的眼神可謂是非常之尖,而在下麵那些整齊列隊的新三團戰士後麵其他兄弟部隊的戰士和看熱鬧的老百姓人群中,一個熟悉的麵容映入眼簾——正是淩東,他穿著全套八路軍製服,在衝著他招手微笑。

“老楚!”

楊新在一旁提醒他,楚雷這才反應過來。不過,當他在看過去時淩東已經不見了蹤影。

楚雷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微笑,他清了清嗓子,繼續大聲宣布道:

“……抗戰是我們民族的聖戰,這場戰爭必然會以中華民族的全麵勝利告終,必然會讓我們這個民族從上百年以來的積貧積弱中走出,邁出民族複興的第一步……”

淩東已經離開了,看著這隻自己“一手打造”的部隊能夠有如此光明的未來,他也是從心底感到高興的。

而他腦中的芯片也已經完成了“更新”,這個團的光榮事跡也讓他成就感滿滿。

整訓後的新三團逐步適應了老八路的作戰方法,在楊新和楚雷的領導下又連續參加了多次對日寇作戰,殲滅大量日偽軍,在1943,1944年一舉收複多個縣城,被視為八路軍的一把鋼刀。抗戰勝利後,這隻部隊被編入中野,擴編為第17旅,先後參加上黨戰役,邯鄲戰役,魯西南戰役,又千裏挺進大別山並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奉命駐守祖國的大西南,並且在多年後,參加了“對印自衛反擊戰”,成為祖國西南的一道屏障。

楊新帶領這隻部隊南征北戰,職位也在不斷上升,最後一直升任兵團副司令,1955年授銜時被授予少將軍銜。隻可惜1959年卻因為長期工作引發的胃癌去世。張遠則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因為不慎觸雷,意外身亡。

楚雷的運氣比較好,淩東的納米治療劑讓他的身體掃除了當時的一切疾病,宛如新生一般,身體一直很硬朗。這位功勳卓著的指戰員在1955年同樣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之後長期駐紮西南對印一線,甚至由於處在一線,並沒有受到WG的衝擊。退休後等到了改革開放,過上了好日子,直到2018年,以96歲高齡去世。

隻可惜西衛鄉和附近的村莊徹底荒廢了,解放後,有一些原村民想要回去,卻發現那裏被日軍徹底破壞,甚至連田地裏都被撒了鹽,重建成本極高。加上這些村民早就被安置的很好了,所以徹底斷絕了回去重建的念頭。

一切看起來都很好,隻是,正當新三團官兵們熱情高漲的慶祝新三團成立的時候,卻有一個人有些失落的離開了這隻部隊。

原副團長衛忠興早已經換上了一套八路軍軍裝,收拾好了自己的行禮。他看了看自己住的這間破茅舍,長長的歎了口氣。他那位如花似玉的老婆王慧,也穿上了一套農村婦女的服裝,有些無奈的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眼裏流露出了一絲遺憾。

確實,養尊處優的他們原先住的是深宅大院,吃穿雖然不能和現代社會比,但也遠超過這個年代的大多數人,平日諸多仆人眾星捧月一般的伺候,現在統統沒有了。雖然心裏也明白這是為了活下去,但是生活水平的驟然變化還是讓他們內心充滿了失落。

昔日的家仆丫鬟現在要麼已經加入了八路軍,要麼就進入了靈丘地區的機關工廠開始工作,就連家裏的老管家也成了靈丘兵工廠的會計。昔日的萬貫家財和糧食,都成了新三團的物資,西衛鄉的大地主現在徹底成了光杆司令,一文不名。

不過,不管怎麼說,他們現在好歹是活下來了,而且前途“一片光明”——衛忠興根本不會打仗,整個西衛鄉戰鬥期間都在負責調配物資,協調村民撤離。考慮到新三團成立後,可能擔任的任務更重,楊新和代表組織的張遠也來找他談話,詢問其意向,並且給了他另一個選擇——前往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擔任日語和數學等學科的教員,平時也可以兼職負責翻譯截獲的日軍情報。這顯然比跟著部隊行軍打仗要安全的多,起到的作用也大得多,而且也可以攜帶家屬。

衛忠興自然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去當教員,於是正式調令一來,他就要立即奔赴抗日軍政大學了。

“呦,準備的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