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名噪京城(2 / 3)

“卿等皆是何人?”

隻見為頭一個,鳳翅金盔,錦袍金甲,向前奏道:

“臣乃梁山泊宋江是也。”

宋徽宗曰:

“寡人已教卿在楚州為安撫使,卻緣何在此?”

宋江奏道:

“臣等謹請陛下到忠義堂上,容臣細訴衷曲枉死之冤。”

宋徽宗到忠義堂前下馬,上堂坐定,看堂下時,煙霧中拜伏著許多人。上皇猶豫不定。隻見為首的宋江上階,跪膝向前,垂淚啟奏。

宋徽宗道:

“卿何故淚下?”

宋江奏道:

“臣等雖曾抗拒天兵,素秉忠義,並無分毫異心。自從奉陛下敕命招安之後,先退遼兵,次平三寇,弟兄手足,十損其八。臣蒙陛下命守楚州,到任已來,與軍民水米無交,天地共知。今陛下賜臣藥酒,與臣服吃,臣死無憾。但恐李逵懷恨,輒起異心。臣特令人去潤州喚李逵到來,親與藥酒鴆死。吳用、花榮,亦為忠義而來,在臣塚上,俱皆自縊而亡。臣等四人,同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裏人憐憫,建立祠堂於墓前。今臣等陰魂不散,俱聚於此,伸告陛下,訴平生衷曲,始終無異。乞陛下聖鑒。”

宋徽宗聽了,大驚曰:

“寡人親差天使,親賜黃封禦酒,不知是何人偷換了藥酒賜卿?”

宋江奏道:

“陛下可問來使,便知奸弊所出。”

宋徽宗看見三關寨柵雄壯,慘然問曰:

“此是何所,卿等聚會於此?”

宋江奏曰:

“此是臣等舊日聚義梁山泊也。”

宋徽宗又曰:

“卿等已死,當往受生,何故相聚於此?”

宋江奏道:

“天帝哀憐臣等忠義,蒙玉帝符牒敕命,封為梁山泊都土地。眾將已會於此,有屈難伸,特令戴宗屈萬乘之主,親臨水泊,懇告平日衷曲。”

宋徽宗曰:

“卿等何不詣九重深院,顯告寡人?”

宋江奏道:

“臣乃幽陰魂魄,怎得到鳳闕龍樓?今者陛下出離宮禁,屈邀至此。”

宋徽宗曰:

“寡人可以觀玩否?”

宋江等再拜謝恩。上皇下堂,回首觀看堂上牌額,大書“忠義堂”三字,上皇點頭下階。忽見宋江背後轉過李逵,手持雙斧,厲聲高叫道:

“皇帝,皇帝!你怎地聽信四個賊臣挑撥,屈壞了我們性命?今日既見,正好報仇!”

黑旋風說罷,掄起雙斧,徑奔皇上。天子吃這一驚,撒然覺來,乃是南柯一夢,渾身冷汗。閃開雙眼,見燈燭熒煌,李師師猶然未寢。

宋徽宗問曰:“寡人恰在何處去來?”

李師師奏道:

“陛下適間伏枕而臥。”

皇上卻把夢中神異之事,對李師師一一說知。李師師又奏曰:

“凡人正直者,必然為神。莫非宋江端的已死,是他故顯神靈,托夢與陛下?”

宋徽宗曰:

“寡人來日,必當舉問此事。若是如果死了,必須與他建立廟宇,敕封烈侯。”

李師師奏曰:

“若聖上果然加封,顯陛下不負功臣之德。”

上皇當夜嗟歎不已。

沒過幾天,“靖康之難”來臨,徽、欽二宗先後做了金國的俘虜,稱為二聖。徽、欽二宗被解到金國後,被迫換了素服,在去禮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之後,分別被封為昏德公和重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