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正在夢酣之際,被那二人叫醒了,隻得起來,一齊走出洞府。抬頭一看,老祖道:
“原來是這個畜生,如此凶惡,也難免遭這一劫!”
明月道:
“師父,這是什麼因果?弟子們迷心不悟,望師父指點。”
老祖道:
“你們兩個根淺行薄,那裏得知。也罷,說與你們聽聽罷!這段因果,隻為當今徽宗皇帝元旦郊天,那表章上原寫的是‘玉皇大帝’,不道將‘玉’字上一點,點在‘大’字上去,卻不是‘王皇犬帝’了?玉帝看了大怒道:‘王皇可恕,犬帝難饒!”遂命赤須龍下界,降生於北地女真國黃龍府內,使他後來侵犯中原,攪亂宋室江山,使萬民受兵革之災,豈不可慘!”
二童道:
“師父,今日就是這赤須龍下界麼?”
老祖道:
“非也!此乃我佛如來恐赤須龍無人降伏,故遣大鵬鳥下界,保全宋室江山,以滿一十八帝年數。你看,這孽畜將近飛來。你兩個看好洞門,待我去看他降生何處?”
就把雙足一登,駕起祥雲,看那大鵬一氣飛到黃河邊。這黃河,有名的叫做“九曲黃河”,環繞九千裏闊。當初東晉時,許真君仗劍斬蛟,那蛟精變作秀才,改名慎郎,入贅在長沙賈刺史家,被真君擒住,鎖在江西城南井中鐵樹上,真君饒了他妻賈氏,以後往烏龍山出家。所生三子,真君已斬了兩個,其第三子逃入黃河岸邊虎牙灘下,後來修行得道,名為“鐵背虯王”。
這一日,“鐵背虯王”變做個白衣秀士,聚集了些蝦兵蟹將,在那山崖前排陣玩耍,恰遇著這大鵬飛到。那大鵬這雙神眼認得是個妖精,一翅落將下來,望著老龍,這一嘴正啄著左眼,霎時眼睛突出,滿麵流血,叫一聲:“嗬呀!”滾下黃河深底藏躲。那些水族連忙跳入水中去躲。卻有一個不識時務的團魚精,仗著有些氣力,舞著雙叉,大叫道:
“何方妖怪,擅敢行凶!”
叫聲未絕,早被大鵬一嘴,啄得四腳朝天,嗚呼哀哉!一靈不滅,直飛至東土投胎,後來就是萬俟卨,鍛煉嶽爺爺冤獄,屈死風波亭上,以報此仇。這也是後話不提。
當時老祖看得明白,點頭歎道:
“這孽畜落了劫,尚且行凶,這冤冤相報,何時得了!”
一麵嗟歎,一麵駕著雲頭,跟著那大鵬。大鵬金翅鳥飛到河南相州一家屋脊上立定,再看時就不見了。當時老祖也就落下雲頭,搖身一變,變做一個年老道人,手持一根拐杖,前來訪問。
卻說那個人家姓嶽名和,安人姚氏,年已四十,才生下這一個兒子(參閱錢彩著《精忠演義說本嶽王全傳》)。丫環出來報喜。這員外年將半百,生了兒子,自然快活,忙忙的向家堂神廟點燭燒香,忙個不了。不料這陳摶老祖變了個道人,搖搖擺擺來到莊門首,向著那個老門公打個稽首道:
“貧道腹中饑餓,特來化緣一齋,望乞方便。”
那個老門公把頭搖一搖說道:
“師父,你來得不湊巧!我家員外極肯做好事,往常時不要說師父一個,就是十位、二十位俱肯齋的。隻因年已半百,沒有公子,去年在南海普陀去進香向觀世音菩薩求嗣,果然菩薩靈驗,安人回來就得了孕。今日生下了一位小官人,家裏忙忙碌碌,不便,不便!你再往別家去罷。”
老祖道:
“貧道遠方到此。或者有緣,你隻與我進去說一聲。允與不允,‘有福是你享,有罪是貧道當’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