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菩薩的誇獎,“十八伽藍”個個興高采烈,隨即抄起笙、管、笛、簫、錚、琴、琵琶、箜篌、觱篥等樂器,奏起舞曲“萬年歡”來,小龍女和巧姬聽得興起,忍不住舒展起腰肢,隨著樂曲的旋律和節奏翩翩起舞.就似那嫦娥仙子駕臨普陀山.那樂曲聲,忽高忽低,忽緊忽慢,使菩薩想起了前日在這裏召開的“億年”盛會,想起了紫府州廣陵子演奏的絕世琴曲《廣陵散》,也想起了那天突如其來的腥風血雨和因此而消亡的冥魈七壑淵.
曲終,菩薩把韋馱介紹給大家,也把諸神挨著個地介紹給韋馱.就見諸神對韋馱顯得並不很熱忱,隻是一般的點頭應承而已.菩薩明白:凡是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落腳的神佛弟子,都不是那麼簡單地一帆風順的,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坎坷經曆.就拿“二十諸天”和“十八伽藍”來說,他們至今跟佛祖已有五千年了,就連落迦岩的守山大神黑熊,他啟初都有幾千年的道行.還有護法鸚王巧姬小姐,如果把昆侖山的那段修道史也都算上的話,至少她也有三千年多的道行了.更別提小龍女、惠岸行者和善才童子三個人了.可韋馱,他初來南海普陀山落迦岩,也隻是個布衣白人,充其量也隻是個魯班爺的弟子徒孫,現在還是個肉眼凡胎.這麼一比,他有什麼資格在南海落迦岩做佛菩薩的護法神仙?如果,一個布衣白人就這麼簡單地能夠成佛的話,恐怕天底下就再沒有幾個凡人的了.想到此,菩薩就爽朗的麵向眾神對韋馱說道:
“韋馱啊,咱這裏新近修了一座廟,名字叫‘不肯去觀音院’,由扶桑國的慧諤大師做主持.寺裏麵,現隻有十來個弟子參禪修行,你算是其中的一個.本座要汝去那裏,一是修真養性,這是你的造化;二是為了保護好寺院,這是你的責任;三是要學會普度眾生,這是你的根本.我等諸神佛就在你的身旁邊看著你,等有一天你會甩掉身上的臭皮囊圓寂歸來,修成正果.今天,本座隻是帶你先到南海落迦岩來報個名,登個記,跟大家見個麵,認識認識,這些,對於修行來說,統統是不算數的.你可明白?”
韋馱道:
“弟子明白!但弟子愚頓,我什麼時候才能甩掉臭皮囊圓寂歸來呢?望菩薩指示弟子一二!”
第一百零三回 韋馱放生
第一百零三回韋馱放生
菩薩道:
“俗話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如你能再渡一名魚夫或屠夫放下了屠刀,那就等於你進入了佛道,已經開始積下了善緣和功德了!”
韋馱道:
“弟子僅記,就此前去.弟子告辭了!”
第二天,韋馱到“不肯去觀音院”找到慧諤大師,說明來意,慧諤大師早已在昨夜夢裏聽觀世音叮囑過了,便將韋馱安排在膳房當采膳和尚,每日裏去市上買糧買菜.普陀山的對麵,即過到海那麵有個集鎮市場,經常有賣菜的在那裏做生意。而那市場除了賣蔬菜的,還有不少賣魚賣肉的小販。韋馱和尚每天隻是趕集買菜,回寺就是幫櫥做飯,很少有時間對著古佛青燈念經.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韋馱起急,心道:“似這般我如何才能早日成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