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冤哉枉也(2 / 3)

時有弘福寺和尚懷仁禪師上殿麵君奏道:

“為使陛下所書之序能永存於世,臣僧將邀請一位書聖來抄寫序文,不知聖上意下如何?”

“誰?”

“草聖王羲之。”

“哈哈哈!”太宗龍顏大悅,“朕一生唯雅好王羲之大師的字,如能使前朝草聖由天而降書寫碑文,朕當拜之為師,可惜此皆白日之夢耳!”

懷仁和尚正色地奏道:

“非夢也!臣思之,隻要陛下下一道聖旨,號令天下,廣征王羲之墨跡,命臣僧辨識、精選之,還怕碑文不成嗎?”

唐太宗聞言龍顏大悅,準了懷仁所奏,並封懷仁為征字刻碑總管禪師,專管征字、選字、集字和刻碑事宜.後來懷仁和尚整整幹了二十四個年頭方才完成了集字和刻碑的任務.這塊曆盡千辛萬苦所刻成的名碑,獲得了民間“千金帖”的美稱。又因為碑額下方橫刻著七個佛像,所以民間也有叫它《七佛大唐三藏懷仁集聖教序碑》,此是後話不提.

隨之,太宗又謂左右曰:

“把真經各虔捧幾卷,同朕到雁塔寺,請禦弟談經去來。”

多官遂各各捧著經卷隨太宗駕幸寺中,搭起高台,鋪設齊整。長老仍命:

“八戒沙僧牽龍馬,理行囊,行者在我左右。”

又向太宗道:

“主公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譽錄副本,方可布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

太宗又笑道:

“禦弟之言甚當!甚當!”

隨召翰林院及中書省各官譽寫真經。又建一寺,在城之東,名曰謄黃寺。

長老捧這幾卷登台,方欲誦頌,忽聞得香風繚繞,半空中有四大天王宣玉皇大帝旨意:

“玉皇大帝宣孫悟空即時到靈霄寶殿問話!”

孫悟空聽了,謂三藏法師曰:

“師父先誦著,待吾去去就來!”

即翻筋鬥雲來在靈霄寶殿,行禮畢,玉帝問曰:

“仙桃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子,三千年成熟,才得此桃。朕尚未見麵,卿怎敢偷去?(參閱餘象鬥著《南遊記》)”

悟空道:

“‘半天下雨,不知來頭.’吾自取經回來,已把一切貪心丟了,何得有盜心?此實不是小臣幹的,恐其中有詐,也未可知!”

玉帝曰:

“明是卿偷,腳跡尚在,豈可賴他人?卿乃佛家弟子,著令駕前指揮,送汝去西天與如來處問罪。”

眾臣奏道:

“臣等聞大聖今果皈依佛道,又是三藏弟子,顯無其事,惟恐其中有屈,乞我主不必送他西天去,限他一月找尋,若有了盜者,則免了他之罪;若沒有,到那時再送他西天去不遲。”

玉帝準奏曰:

“眾臣保卿,且容卿去查他個下落,立時回報。”

悟空謝恩出朝,先至花果山,與眾子孫奇都、羅猴、月孛等言曰:

“不想有此屈事。不知是哪個妖怪,變作我本相,去到金果園偷了仙桃,王母去奏玉帝,說是我偷的。我說不是,玉帝不容分說,欲將我送至西天如來處問罪。幸得眾臣保住,限我一個月找尋下落,方免我罪。如一個月尋不著下落,罪仍及於我,叫我往何處去訪得他個下落,好不可惱哇!”

眾子孫曰:

“大聖何不上南海去問觀世音,便知明白,不然怎麼去尋?”

悟空聽了,猛醒道:

“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