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以假亂真(2 / 3)

“悟空,莫哭莫哭!有甚傷感之事,明確說來,我與你救苦消災也就是了!”

行者垂淚再拜道:

“當年弟子為人時,曾受哪個氣來?自蒙菩薩解脫天災,秉教沙門,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以後,弟子我舍身拚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裏拔牙,蛟龍背上揭鱗,實指望歸真正果洗業除邪,怎知那長老背義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緣,更不體察皂白之苦!”

菩薩道:

“且說那皂白原因來我聽!”

行者即將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剪徑強人,要害師父,被他打殺的前前後後(參閱吳承恩著《西遊記》),從始至終細陳了一遍。又說:

“後來唐僧因他打死多人,心生怨恨,不分青紅皂白,遂念《緊箍兒咒》趕他幾次,使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特前來告訴菩薩。”菩薩道:

“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為僧,決不輕傷性命。似你有無量神通,何苦打死許多草寇!草寇雖是不良,到底是個人身,比那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同,不該打死.你將那些妖怪鬼魅打死,權且是你的功績,而這人身被你打死,即是你的不仁;你若將他等嚇跑,自然會救了你師父.據我公論,還是你的心不善。”

行者噙淚叩頭道:

“縱是弟子不善,也當將功折罪,師父他不該這般逐我.萬望菩薩舍大慈悲,將《鬆箍兒咒》念念,褪下這金箍,交還與你,放我仍往水簾洞逃生去罷!”

菩薩笑道:

“《緊箍兒咒》本是如來傳我的.當年差我上東土尋取經人,賜我三件寶貝,乃是錦襴袈裟、九環錫杖、金緊禁三個箍兒,秘授與咒語三篇,卻無甚麼《鬆箍兒咒》。”

行者道:

“既如此,我拜告如來,求他念一念《鬆箍兒咒》,放我去也!”

好菩薩,端坐蓮台,運心三界,慧眼遙觀,遍周宇宙,霎時間開口道:

“悟空,你那師父頃刻之際就有傷身之難,不久便來尋你。你隻在此處,待我與唐僧說知,叫他還同你去取經便了!”

孫大聖隻得答應,不敢執拗造次,老老實實地侍立於菩薩寶蓮台之下不提。

卻說善才童子奉菩薩之命,在落伽山崖前迎候唐僧,忽見沙僧駕雲到了南海,遂上前相迎道:

“沙悟淨,你不保唐僧取經,卻來此何幹?”

沙僧作禮畢道:

“有一事特來朝見菩薩,煩為引見引見。”

善才童子情知是尋行者,更不提起,即先進去對菩薩道:

“外有唐僧的三徒弟沙悟淨朝拜菩薩,請菩薩示下!”

孫行者在台下聽見,笑道:

“這定是唐僧有難,沙僧來請菩薩的!”

菩薩即命沙僧進來說話,沙僧見菩薩倒身下拜,拜罷抬頭正欲告訴前事,忽見孫行者站在旁邊,等不得說話,就掣降妖杖望行者劈臉便打,這行者並不還手,側身躲過.沙僧口裏亂罵道:

“我把你個犯十惡造反的潑猴!你又來這裏哄瞞菩薩哩!”

菩薩喝道:

“悟淨不要動手,有甚事先對我說!”

沙僧收了寶杖,再拜台下,氣衝衝的對菩薩道:

“這猴一路行凶不可數計,前日在山坡下打殺兩個剪徑的強人,師父怪他,不期晚間就宿在賊窩主家裏,他又把一夥賊人盡情打死,並提一個血淋淋人頭來嚇師父,唬得師父跌下馬來.師父罵了他幾句,趕他離開,分別之後,因師父饑渴太甚,叫八戒去尋飲水,久等不來,又叫我去尋他,不期孫行者見我二人不在,複回來把師父一鐵棍打翻在地,還將兩個青氈包袱搶去了.我等回來之後才將師父救醒,特奔他水簾洞尋他討包袱,不想他變了臉竟不肯認我,隻將師父倒換的關文念了又念.我問他念了做甚,他說,今後不再保那唐僧,他要自上西天取經送上中土,這一番功果就算是他的,環宇均立他為祖,便萬古傳揚。我又說,沒唐僧,那佛祖豈肯傳經與你?他說他選了一個有道的真僧,及請出,果又是一匹白馬,一個唐僧,後跟著八戒和沙僧。我道我便是沙和尚,那裏又有個沙和尚?是我趕上前,打了他一寶杖,原來那是個猴精變的。他就帥眾拿我,是我特來告請菩薩,不料他會使筋鬥雲,預先到此處,又不知他將甚巧語花言,哄瞞菩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