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饒我性命,願入法門受戒行。”
菩薩道:
“既如此,我與你摩頂受戒。”
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頭刀兒,近前去,把那怪分頂剃了幾刀,剃作一個太山壓頂,與他留下三撮毛發,挽起三個窩角抓揪兒。行者在旁笑道:
“這妖精大晦氣!弄得不男不女,不知象個甚麼東西!”
菩薩道:
“你今既受我戒,我卻也不虧了你,稱你做個善財童子,如何?”
那妖點頭受持,隻望饒命。菩薩卻用手一指,叫聲“退!”,隻聽“鐺”的一聲,天罡刀都脫落塵埃,那童子身軀不損。菩薩叫:
“惠岸,你將刀送上天宮,還你父王,莫來接我,先到普陀岩會眾諸天等候!”
惠岸領命,送刀上界不提。
卻說那童子野性不改,見那腿處已不甚疼痛,臀處也不破爛,便走去綽起長槍,望菩薩道:
“那裏有甚真法力降我,原來是個騙人的法術!我不受你甚戒,看槍!”
望菩薩劈臉刺來。恨得個行者輪鐵棒要打,菩薩隻叫:
“莫打,我自有懲治!”
便從袖中取出一個金箍兒來道:
“這寶貝原是我佛如來賜我往東土尋取經人的金緊禁三個箍兒。緊箍兒,先與你戴了,禁箍兒,收了守山大神,這個金箍兒,未曾舍得與人,今觀此怪無禮,與他罷。”
好菩薩,將箍兒迎風一幌,叫聲“變!”即變作五個箍兒,望童子身上拋了去,喝聲“著!”一個套在他頭頂上,兩個套在他左右手上,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菩薩道:
“悟空,走開些,等我念念《金箍兒咒》。”
行者慌了道:
“菩薩呀,請你來此降妖,如何卻要咒我?”
菩薩道:
“這篇咒,不是《緊箍兒咒》咒你的,是《金箍兒咒》咒那童子的。”
行者這才放心,緊隨左右,聽得他念咒。菩薩掐著訣默默的念了幾遍,疼得那妖精搓耳揉腮滿地打滾,卻才住了口.那妖精忽覺不疼了,便起身看時,頸項裏與手足上都是金箍,勒得疼痛,便就除那箍兒時,這寶貝已此是見肉生根,莫想褪得動分毫.行者笑道:
“我那乖乖,菩薩恐你養不大,與你戴個頸圈手鐲哩!”
那童子聞此言,又生煩惱,就此綽起槍來望行者亂刺,行者急閃身立在菩薩後麵,叫道:
“念咒!念咒!”
菩薩將楊柳枝兒,蘸了一點甘露灑將去,叫聲“合!”隻見他丟了槍,一雙手合掌當胸,再也不能分開,那童子開不得手,拿不得槍,方知是法力深奧,沒奈何,才納頭下拜。菩薩念動真言,把淨瓶傾倒,將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無半點存留,對行者道:
“悟空,這妖精已是降了,卻隻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隻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你如今,快早些回洞中救你師父出來!”
行者轉身叩頭道:
“有勞菩薩遠涉,弟子當送一程。”
菩薩道:
“你不消送,恐怕誤了你師父性命。”
行者聞言,歡喜叩別.菩薩忽見“十八伽藍”自西駕雲而來,剛想問其所往,眾伽藍搶先與觀世音菩薩施禮,禮畢,有師子伽藍上前言告曰:
“我等奉佛祖之命前來接受差遣!”
菩薩會意,則與惠岸巧姬,同“十八伽藍”帶著善財童子同回南海普陀山紫竹林.
且說這日,小龍女忽然心血來潮,自知是與自己有緣的人來了,等出洞一看,來人並非別人,卻是娘娘回來了,趕忙接駕,見娘娘身後除卻“十八伽藍”而外,還跟著一個老是合著手的童子.小龍女詫異,遂問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