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應王母之邀在瑤池休閑了幾天,便托詞事忙辭別王母回轉南海普陀山.
時值南北朝時候,中土各國紛亂,師徒三人每天疲於奔命,竟如走馬燈一般,看了東麵看西麵,走過南方去北方,瞅也瞅不過來.
忽一日,師徒三人正來在梁武帝蕭衍境內的長江邊上,見一個老和尚在前邊走,一個和尚在後麵緊追,一直追到長江岸。看那樣子象急著過江.菩薩見他倆來得蹊蹺,便告訴小龍女和惠岸說,我去看看就回.遂便化成一個打葦草的老婆婆,停立在江岸,隻見水域茫茫既沒有槁,也沒有船.連個人影也不見。
隻見那跑在前麵的那個老和尚十分焦慮.菩薩暗自盤算:“這和尚定有些來曆,待我看來!”於是,默念阿彌陀佛,登時眼前浮現一人,仔細一看,竟是如來佛祖的第一大弟子,須菩提解空第一.即自己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不著,而不知去向的菩提祖師,現他竟化名達摩來人間教化佛法。
菩薩心知肚明,並不說破,就似在江邊上等船過江一般.誰知達摩突然發現岸邊不遠的地方坐著一個老太太,身邊放了一捆草,看樣子好象也是在等船過江。便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禮,說道:
“老菩薩,我要過江,怎奈無船,請您老人家化棵蘆葦給我吧,以便貧僧代步過江。”
菩薩抬起頭來,仔細地端詳達摩。見他兩隻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滿臉絡腮胡子,卷曲盤旋,身材魁梧,舉止坦然,形象端莊,儀表非凡。心道:“菩提祖師啊,菩提!你躲我半天,竟跑到這裏來了!好吧!貧尼就助你一臂之力,看你奔向何處?”
於是菩薩便順手抽出一根蘆葦遞與達摩。達摩雙手接過蘆葦,向老人告謝而去,及至江邊,他把蘆葦放在江麵上,隻見一朵蘆葦花,昂首高揚,五片蘆葦葉,平展伸開,達摩雙腳踏於蘆葦之上,飄飄然渡過了長江。
再說,跑在後麵的和尚名叫神光,隻見他不顧疲勞,尾追達摩,及到江邊,看到達摩一葦渡江,就氣急敗壞地跑到菩薩麵前不問青紅皂白,抱起菩薩身邊一捆蘆葦,“撲通”一聲扔到水中,雙腳踏上蘆葦捆子,匆忙過江。誰知說也奇怪,這捆蘆葦不但不向前行進,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見勢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險些溺入水中。神光帶著渾身泥水,衝向菩薩責問道:
“老太太,你給他一根蘆葦就渡過江,我拿你一捆蘆葦為什麼還過不去呢?”
菩薩不慌不忙地答道:
“那老和尚是通過化緣要我的蘆葦,當然助人有份;而你卻是搶我的蘆葦,豈能相助?”
菩薩說完,轉瞬間騰空不見,去雲端裏會合二徒,追趕達摩去了.
達摩一葦渡江以後,手持禪杖,信步而行,見山朝拜,遇寺從禪。至北魏孝昌三年,他到達了嵩山少林寺。達摩看到這裏群山環抱,叢林茂密,山色秀麗,環境清幽,佛業興旺,談吐吻洽.心想,這真是一片難得的佛門淨土。於是,他就把少林寺作為他落跡傳教的道場。,廣集僧徒,首創禪宗。自此以後,達摩便成為禪宗的初祖,現在少林寺碑廊裏還有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圖像碑。有詩讚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