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金頂勝境(2 / 3)

當下大家依言,果然排成一行三步一拜的向前走著.那群猿猴見她們如此,以為好耍子,果真學起樣來,也一路走著拜著,再想不起用石子拋擲三人了。

這三步一拜的朝山,從古流傳至今,其源流實是妙善大師當初為避猿猴擊石所施的權宜之計,後來信佛的香客,就傳為定軌,無論往朝什麼山什麼廟,則都是由山麓三步一拜的直拜到山頂.

她們三眾在前邊拜著邊走著,猿猴在後也一路跟著,如此走了很遠一段路程,忽然天空中一陣“啪啪”之聲,煽出了好大的一陣風來,三人抬頭一看,大吃一驚!隻見一隻大鵬鳥在空中盤旋飛舞,真是翼可蔽日、足亂浮雲,兩翅拍動就煽出了狂風。

猿猴這種動物天生靈敏,就好似頑皮的孩子一般,平時天不怕地不怕,但卻隻怕鷹鷂之類猛禽.因為它們爪子異常鋒利,飛在空中不易躲防,它們由上而下如擒住了猿猴,那猿猴難於抵敵,不消幾啄就得斃命.猿猴若用力抗拒時,它便從高空兩爪一鬆,將猿猴跌下活活摔死,然後再俯衝飛下來啄那猿猴的腦子吃.因此,猿猴但凡見了鷹鷂之類,就如同老鼠見了狸貓一般的駭怕.今天,那些猿猴見是大鵬鳥來了,那裏還敢學三眾的跪拜,一陣“吱吱吱”的亂叫紛紛四散奔逃,一刹時躲藏得無影無蹤.

妙善等三人見猿猴已經逃開了去,便不再拜,一路緩緩的上山.轉過山腰,那周圍的景物卻大大的不同了.隻因山間的空氣一步冷似一步,地上有水之處都結成堅冰,又冷又滑,行走十分困難.而山頂上的積雪被風刮下來撲到麵上時,竟好像刀割的一般疼痛。正走之際,忽然看見前方有一座石牌坊,橫額上刻著“金頂勝境”四個大字。妙善大師道:

“好了,好了!隻要見著有這麼一座牌坊,那肯定是有修真之士或廟宇的了!”

於是三人又三步一拜的拜過了石牌坊,又約摸走了三裏光景,隻見前麵懸崖之上高處,有一個很大的石刻,上麵用蝌蚪陽文雕鑿著屋一樣大小的“引渡慈航”四個金光閃閃大字.懸崖腳下突出一圓形高台,高台之上築有一華麗石室.三眾見了,知是來到了非同一般的神聖之地,於是便一步一拜的拾級而上.走上石台之後,見石室門洞大開,裏麵卻坐著一位慈眉善目、福相莊嚴的長眉老僧.三眾趕快匍匐到石室裏,拜倒在座下,妙善大師口稱:

“活佛在上,弟子妙善等一行三人從興林國來此朝山,拜求仙蹤、一心向佛,一直到得此地,因緣法湊巧方得遇活佛,還望活佛大發慈悲,指渡迷津,指示前途,使得我等歸依正道那就感恩不盡了!”

長眉老僧聽了這番話,半天方才睜開眼晴,向三人瞅了一瞅道:

“無量佛善哉,善哉!難得你們三人不辭跋涉之苦老遠的來到此地,總算是有緣,隻是我須問你,你既然拋撇了一切尊榮皈依佛教,一心立誌修行,可知道佛家清修的本旨為的是什麼?修成正果之後你的願心又是如何?你且一一說來。”

妙善大師道:

“啟稟活佛,佛家清修的本旨,原隻是為人救世,並沒有一點自利之心,故佛祖身經百劫,為的也是替世人消除災障。至於弟子的願心,那麼將來萬一能修真脫卻凡胎時,誓必走盡十方三界,願發菩提心,下濟三途苦,莊嚴佛淨土,並以此功德上報四重恩.救渡一切苦厄,使世人都歸正覺,未識弟子此誌,尚合佛家宗旨否?”

長眉老僧頻頻點首道:

“畢竟是慈航轉世,著實有些來曆!可你該知道,凡修真之人,成道有一定的地方,功成圓滿也有一定的地方,誰也逃不過這一個‘緣’字的,你等今番雖然曆盡艱苦,但據我看來,成道和證道之所卻並不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