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臻兒牽著兩個小包子,規規矩矩的站在中間,然後跪了下去一同說:“祝願祖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白臻兒拿出了她用錦帛繡的經書,然後說:“臻兒自歸家以來,日日清晨沐浴更衣,然後給祖母撰寫繡出了經書。希望佛祖能夠感知到孫女的心聲,保佑祖母身體安康。”
“好好。都是好孩子。”白老太太接過那錦帛,隻是一眼,她的眼神便停了一下,然後若無其事的說:“你這孩子的心意。祖母知道了。以前就連貴人都喜歡你抄寫的經書,祖母自然也是喜歡的。”
“祖母喜歡就好。”白臻兒站起身來,她對著兩枚小白子使了使眼神。
然後凡哥兒便開口說:“祖母,我們也有禮物要給你。”
對於小孩子,老太太這才是笑眯眯的開口說:“你們有什麼要給祖母的啊?”
兩個孩子相視一眼而開口,童聲便朗朗的傳了出來。在座的人眼神都露出了驚奇。這兩個孩子背的是晦澀難懂的經文,也許他們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是這份記憶力就夠驚人的。
兩個小孩子也沒背多少,但是足以當做一個好榜樣在圈子裏流傳了。老太太大更是非常的滿意,她大笑著說:“太好了,我白家子孫,今日都讓祖母高興極了。”
白臻兒笑著拉住兩個小包子,剛才他們表現得很好。
隻不過白二太太就有些不太高興了,白敏隻是抬起頭看了眼白臻兒,不知道為何,她總有種不太好的預感。可是想了想,就算是從那手串著手,她也想不出對方在打著什麼注意。
拜壽完畢後,大家各自去了各自的位置。白敏站起身,看了眼那背影,想著也許是自己想多了的緣故。
就算是二妹妹此刻想要拿著那手串說事兒,也沒有任何的證據。相信二妹妹也不會這麼傻,這時候才想要說出來。
白臻兒帶著兩個小家夥,算是給大房爭了不少的光。連帶著回到女眷這邊,都時不時有人問起白大太太。
白二太太這邊雖然因為白敏也出了不少的風頭,因為白敏的年紀,所以也有不少的人問起。但是她就是不爽剛才那大房出的風頭,大房的子嗣多,這是她一直都比不上的。
午宴過後,便是看戲。一大命婦們聚在一起,看戲,說戲。
然後,一天便過去了。
次日,白臻兒早早的去了鶴壽堂請安。
去之前,白臻兒首先去帶上了兩隻小包子,然後才去了鶴壽堂。
一點也不出所料,今個兒鶴壽堂裏的人都到齊了。白臻兒麵色不顯的帶著兩隻小包子,給上座的老太太請安了。
“起來吧。”老太太然後看了眼在座的人,然後說,“本來都是搞笑日子,但是有的事情真是讓我出乎意料。”
白二太太立刻接口說:“是什麼讓母親生氣了麼?”
“生氣?我不是生氣,而是失望。”老太太說著話,然後從手腕上取下了那串黑神木手串,看著上麵的篆刻的經書說,“我希望有人能夠主動承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