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2)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槍炮聲打亂了上海長久的寧靜。自從清朝末年鬧“毛子”(指太平天國運動)以來,這個遠東第一大都市一直沉浸在和平安寧中,商貿繁盛,市麵日新月異,已經具備與倫敦、巴黎、紐約等國際大都市比肩的實力。可是這一切被隆隆炮聲中止,挑釁的日軍用炮彈將原本繁華熱鬧的閘北夷為平地,給上海種上一塊抹不掉的瘡痍。

虹口當時是日本僑民聚居地區,其中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向北延伸,與狄思威路(今溧陽路)相交後,向左拐彎,劃出一個大弧指向西北,通往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那是一幢五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圓弧的棱角與高聳的瞭望樓,像一艘航行在海上的軍艦。

狄思威路向東通往黃浦江邊的彙山碼頭,一隊剛剛從軍艦登陸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荷槍實彈,朝陸戰隊司令部方向跑去。他們每一個人胸口綁著X型白色皮帶,戴防毒口罩,在月光下如僵屍般可怖。遠處,槍炮聲稀稀落落。馬路兩旁,往日燈火通明的商鋪與住家,現在統統關窗閉戶,熄滅燈火,鴉雀無聲。偶有膽大的撩起窗簾一角往外張望,一見凶神惡煞般的士兵,嚇得急忙蹲下躲入牆跟。

“日本人的毒氣隊來了!”流言如飛掠城市的鴉雀,迅疾傳播開來。

隊伍剛剛過去,日本飯館“月盻家花苑”的圍牆夾弄裏,兩個黑影好似壁虎一般緊貼牆壁。過了片刻,馬路對側的大樹後,有一個人影探出腦袋,點燃一支煙,淩空打個旋兒。與此同時,馬路這側圍牆邊的黑影,也拿出點著的煙頭,左右兩邊揮動一下。然後,夾弄裏迅速竄出三個人,拿出瀝青桶與毛刷,飛快地在“月盻家花苑”雪白的圍牆上寫下鬥大的黑字: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跟中國蘇維埃握手!

調轉槍口,打倒地主資本家的國家!

士兵、工人、農民萬歲!

日支鬥爭同盟

(注:當年日本將中國稱為支那,日支就是日本中國)

寫完標語,這些人又把傳單張貼在馬路兩邊牆上,然後再次點燃手中的卷煙,向馬路對麵與前後兩端站崗放哨的人示意,任務已經完成。看見暗號,為首的人吹一聲口哨,大夥兒四散逃走,隻留下空無一人的馬路。

4月,事變結束之後,坐落在上海西南徐家彙虹橋路的東亞同文書院已經複學。這一天正是書院傳統的搗粘糕祭,操場上各年級以班級為單位,依次入場排成方陣。突然操場上掃過一陣喧嘩:

“支那豬來了。”

一支稀稀落落的隊伍步入操場,隻有九個人。這是同文書院招收的中國班學徒(即學生)。18歲的鄒士夔穿一身黑色立領校服,戴布軟帽,走在隊伍中。他兩頰緋紅,渾身如有毛刺針紮,舉手投足透著不自在。四周日本學生用看怪物一般的目光盯著他們看,他能感受到這些目光中包含的凶惡與憤怒。畢竟兩國剛剛發生武裝衝突,彼此之間的仇視敵意正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