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五道門(2 / 2)

張均拿眼一掃,發現裏麵三種東西最多,第一種是丹藥,各式各樣,各種級別的,有靈丹、神丹,甚至還有連張均都看不出品級的丹藥;第二種是書籍,各種各樣的書籍,有醫書、功法、筆記等等,無所不包;第三種是符籙,諸多的符應有盡有,半步神通符、歸真符,攻擊符、防禦符、鎮魔符等等。

最後他還發現,凡是黃花梨木的櫥櫃,裏麵都存放曆代神農門掌門的珍藏。玉桌上,則全部用於放置醫道方麵的工具,比如一張玉桌上擺放的全是有關活人術的書籍和工具;另一張玉桌上,擺放的全是有關符道的修煉法門,以及製符所需的材料等。

大殿最中央擺放十二根玉柱。這些玉柱非常粗,需三四人才能合抱。不過它們並不高,隻有五米,它們立於大殿中央,排成了一個圓形。張均來到玉柱前,發現玉柱上被挖出許多格子,格子裏麵擺放的東西都非常珍貴。比如歸真法器和神符、歸真丹藥和神藥,以及一些稀有之物像天外隕鐵、不明物質等等,每一個拿出去都價值連城。

十根玉柱中間是一片開闊的區域,裏麵擺放著一個蒲團,四周則放著大量的玉簡,一個又一個,撂成一堆。華布衣先一步走到蒲團上坐下,然後拿起玉簡,非常認真地觀看。這些玉簡上的文字都是用刀筆刻上的,加上又是玉質,因此能夠千年不朽,依舊如新。

華布衣捧起一隻玉簡,隻看了一行字,就恭恭敬敬萁地跪下來,朝著玉簡拜了三拜,麵上全是敬仰之色。張均慌忙走來跟著拜了三拜,然後然後定睛一看,就見玉簡上的署名是神農門第一代祖師,公孫長生!

玉簡上記錄了神農門的起源,以及創立神農門的初衷,這是對他一生的總結。其餘的玉簡上,則是十幾位曆代掌門的自我評價和人生總結,介紹得非常詳細。

華布衣對眾多的寶藏不聞不問,坐在蒲團上閱讀玉簡,一臉肅然。張均則不然,他現在不是掌門,玉簡以後慢慢看好了。而是先把玉柱上的東西查查究一遍,被他發現不少有趣的東西,平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都一一拿來研究。

看完玉柱上的東西,他又分別跑到玉桌上查看。之前他從醫仆處學到的母符、神針、活人術、丹道,在這裏都有更為詳細的講解。可惜現在不是研究的時候,因此隻是草草地看過,然後就奔向那些黃花梨木的櫥子。

這些櫥子的樣式都不一樣,有大的,也有小的,有二十幾個,都是曆任半步神通境的掌門留下的。他還發現了兩位曆史名人,一個是漢朝的華佗,一個是唐代的孫思邈。他們留下的東西包括畢生的醫道筆記,以及一些法器、丹藥、符籙等。

大略地看了一遍,張均又來到華布衣旁邊,說:“師父,下一道門裏能藏些什麼東西?”

華布衣放下玉簡,笑道:“玉簡上說,下一道門直通荒天太域!”

張均大喜:“荒域?我們神農門也有類似於小世界的地方?”

華布衣點頭:“自然有,而且那是一個虛實相生之地,為神農門第一代祖師開辟的,位於荒古太域深處,隻有神農門傳人才知道。”

“虛實相生之地?”張均吃了一驚,所謂的虛實相生之地,是指荒域中能夠存放現實物品的地方。這種地方一般非常的凶險,隻有顯聖級的大能才敢探索,沒想到神農門竟然在這種地方開辟精神世界!

忽然,他想到了一種可能,吃驚地問:“師父,如果神農門的小世界位於虛實相生之地,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現實中的東西裝進精神領域?”

華布衣道:“這個為師也不知道,即使能夠那也該是顯聖大能的手段,目前我們是做不到的。”

師徒兩個足足在裏麵待了三個多小時才出來,麵上上都掛著笑意。神農門的收藏之豐富出乎意料之外。更何況還有三道門戶沒有開啟,裏麵的珍藏一定更加珍貴。

出來第二道門,華布衣道:“張均,為師決定暫時留下來研究醫道。你抽時間把清蓮送過來,她的醫道資質還在為師之上,為師好好教她一段時間。”

張均點頭:“好!希望師父早日開辟精神領域,外麵的事情就交給徒弟處理。”然後他對亞當和阿道夫道,“你們兩個留下來聽我師父使喚,不要覺得待在這裏無聊,我師父的醫術天下無雙,說不定能夠幫助你們突破到一等公爵,甚至成為親王也有可能。”

亞當和阿道夫大喜,恭敬地道:“是!”

休整了一天後,張均便帶著小龍女和法賓離開洞府,第二天中午就返回了西北基地。近期他並沒有要緊的事情,便一邊修煉一邊幫助那一百名少年神靈戰士提升,好為宗元的未來打下基礎。另外他還決定開啟那隻從水底洞府中發現的爐鼎,取中裏麵的寶貝,好助張宗元衝擊半步神通,應付半年之後的各教天才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