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蘇雲朵親自下廚為大家用鮮藕做了兩道菜。
一道是挑選最鮮嫩的藕切成薄片直接清炒,一道是用老藕做的桂花糖藕。
清炒藕片做起來簡單,吃起來清爽,在這樣北疆寒冷隻有窖藏大白菜的季節,就成了桌上一道美味佳肴。
蘇雲朵在做這道清炒藕片的時候也用了些心思,削皮切薄的嫩藕片用白醋泡了半盞茶的時間,這樣炒出來的藕片不但不會變色且有透明感。
鍋中加油燒熱,放入蔥白末和薑片炒出香味,濾去蔥白末和薑片,將藕片倒入鍋中翻炒,邊炒邊緩緩倒入少量清水,炒至藕片有些透明感,撒入鹽和蔥葉末炒勻後起鍋。
簡單的一道清炒藕片端上桌,既養眼又美味,自是個個叫好,吃得十分滿足。
待飯用得差不多,那道用老藕做的桂花糖藕也就可以上桌了。
為了這道桂花糖藕,蘇雲朵可是早早就先去廚房忙過一陣子了。
桂花糖藕是江南地區的傳統小吃,桂花風味濃鬱,以蓮藕、糯米、桂花為主料,輔以冰糖製作。
庸城大帥府的廚房裏材料十分齊全,製作桂花糖藕需要的桂花、糯米還有冰糖應有盡有,否則蘇雲朵想做也做不出來。
這日一早起來,蘇雲朵就吩咐白棉帶著人挑好糯米用清水泡了起來,然後親自挑選了數節老藕,將藕洗淨後削去外皮,從藕的一端大約一指節左右處將藕切開,切下來的藕節放在一旁備用。
此時糯米也泡了有將近半個時辰,正是蘇雲朵想要的狀態,於是將泡好的糯米填入藕洞中。
開始的時候,用勺用手直接往藕洞填糯米,效率實在很差,蘇雲朵眼睛在廚房裏轉了一圈正好看到掛著的漏鬥,讓人拿過來一試,卻因為漏鬥口太大藕洞又太小,並不合意。
蘇雲朵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讓人去書房取來一張比較厚實的白紙,三下兩下將其卷成漏鬥形,下方剪一個小口,將小口塞入藕洞,糯米倒入紙做的漏鬥,拿了根筷子輕戳糯米,很快就將糯米填入藕洞中。
待糯米裝到九成滿,在藕的切口處插幾根兩頭尖小竹簽,然後將先前切下備用的藕節蓋在小竹簽的另一端使之重新合二為一。
這裏就不得不提一提這個藕節子了。
蘇雲朵回頭再來找這個藕節子的時候,卻並沒有找到,原來廚娘並不知道這個藕節子還有用處,在蘇雲朵不注意的時候將藕節掉進了旁邊的垃圾簍裏。
待蘇雲朵回頭找的時候,才發現藕節子不見了,四下裏詢問過後才知道已經被手動進了垃圾簍,所幸這個垃圾簍剛清洗過,裏麵也隻丟了藕節子罷了,否則蘇雲朵還真是要有些頭疼了。
待數節老藕填好了糯米,將封口的藕放入一個大鍋內,放入冰糖,倒入清水沒過藕,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煮約半個時辰,這時用竹簽子合縫的藕節處就能看到有脹開的糯米擠出來,熄火悶兩刻鍾之後,撈出藕切片擺盤,爾後再撒些許幹桂花澆上收了汁的糖水。
這道桂花糖藕,既有老藕的粉,也有糯米的綿,更有冰糖的甜,一上桌自然深得大家喜歡,便是那病在床上的貝氏也一口氣吃了兩片。
既然接到了藥材,陸瑾臻自是無法在庸城久留,待康雲酒坊那邊的醫用白酒裝車完畢,帶著兩支車隊回勃泥城去了。
蘇雲朵少不得要將葛山村送來的特產分了一半給勃泥城送去。
待陸瑾臻帶隊離開庸城,蘇雲朵開始收拾行裝,她的目的地自然不是勃泥城,而是燕山府和葛山村。
去燕山府的目的是要將燕山府那個莊子裏的糧食全部運來庸城,原本這件事無需蘇雲朵親自去辦,隻是她從這次負責葛山村的藥坊押送藥材過來的鐵頭那裏聽到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
孔老大夫病了,時好時壞已經差不多有大半年的時間,為此在京城開藥鋪的孔二爺上個月帶著孫宏飛和蘇澤臣特地從京城趕來葛山村,集三人之力卻依然沒能讓孔老大夫的病情有所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