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8 中國有多大(1 / 1)

第九章 8 中國有多大

這也算是個問題嗎?

作為一個中國人怎會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有多大。那豈不跟不知道自己的家裏有幾間房、幾畝地、場院有多大差不多……且慢,國雖然跟家連在一起,但國並不等同於家。也許不知道國有多大的還大有人在呐。

不妨一試,我就方便請教了周圍的一些人,他們中有在學的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有機關幹部,還有一些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幾乎不加思索地異口同聲地回答: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

中國所有的教科書上都是這麼寫的,去年轟動一時的第一版的《新三字經》上也是這麼寫的。

可怕也正在這裏!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指的是陸地麵積,包括陸地上的河流和湖泊,不管是碧水、藍水、黃水,還是渾水、汙染的水,下麵都是土地,因此也算國土,而不叫國水。卻不知為什麼、不知從什麼時候幵始,我們的教科書大大咧咧地忽略了海水的下麵同樣也有土地,沒有把自己管轄的海洋列為國土。

1958年我國劃定了十二海裏領海的範圍,當時美國自侍強

大,無視我們的主權,一次次侵犯我國的領海。隻要他們進入我國的領海,我們的軍艦就迎上去,提出警告,把他們逼出十二海裏以外。當時我正在海軍服役,對那段曆史記憶深刻。後來聯合國又規定每個臨海國家所轄的海域範圍可以擴大到二百海裏,按此規定中國的領土麵積還要再增加近三百萬平方公裏。

聯合國承認了,世界上的臨海國家紛紛按著新的規定劃出自己的領土範圍。惟獨我們的教科書,還一直不按著新的領土範圍修正國土麵積的數字!

我們知道有些國家的教科書是經常改來改去的,比如日本,不惜激起鄰國的抗議和指責,也要把鐵證如山的侵略戰爭改成正義的自衛行動。他們在教科書上篡改曆史的目的是為了美化自己的國家,維護民族的臉麵,教育國人和後人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我們的教科書卻死抱住一些老概念不變,脫離現實,以致於連國家有多麼大這麼重要的事情都搞不清楚,把幾百萬平方公裏的藍色國土一丟幾十年,至今還沒有揀回來。要收回多少個香港,才能抵得上這樣巨大的丟失?豈止是誤人子弟,簡直是誤國誤民!

當今世界大陸,已顯露出生態破壞、資源枯竭相,發達國家早就在推行保護本土資源、開發毗區資源、搶占公海資源的策略。海洋占地球麵積的百分之七十,資源豐富,一個民族要想走向富強,必須走向海洋。誰不擁有海洋,誰就不可能發達。

——隻要環視一下當今世界就可以驗證這一點,凡發達國家沒有一個是不臨海的。

如果說19世紀是爭奪陸地的世紀,從20世紀的後半葉開始,世界進入了爭奪海洋的時代。

一位權威人物告訴我,我們還停留在開發本土資源的初級階段,甚至連保護本土資源都談不上。比如,有些石油資源比我們豐富得多的國家,哪怕像俄羅斯這樣並不是發達的國家,也都是趁現在世界石油價格便宜,。把自己的油井封起來,買油用。我們則做不到。三年前,我們的一家石油公司在自己的領海南沙一塊油氣蘊藏豐富的海域招標,美國一家公司中標前來幵采。國際上有人勸告這家美國公司,如果你們真地去動鑽,越南的軍艦一定會來騷擾。這家美國公司很樂觀,回答說,如果越南的軍艦敢來騷擾,中國的海軍一定會來保護我們。他們信心十足地把設備運到南沙,準備抱個大金娃娃。孰料,越南的軍艦果然來搗亂。我們的海軍卻並沒有出動,那家美國公司獨馬單槍地僵持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不得不撒走了。1996年,越南居然在同一塊海域重新招標,還逼迫那家美國公司認罪,認罪後可以再劃給他們一塊區域。

我們再窮再弱,也不會比越南還窮還弱,我們的海軍更不會懼怕越南的那幾條破軍艦。之所以沒有出兵,一定是從大局從長遠考慮有其不出兵的道理。我舉出這個例子是想說明,現代經濟對國防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海洋經濟。國力強大才能很好地保護本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得快國力就強盛。爭奪海洋強者占先,強者沾光,哪裏有肥肉,發達國家總是先吃頭一口,吃得多長得壯,長得壯就更有力氣搶吃搶喝。

―動物世界是如此,地球的開發史也是這麼寫的。近幾十年隻是為了爭奪石池,地球人就發動了多少次戰爭?如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等等。社會學家預言,下個世紀人類對水的爭奪將成為戰爭的主要根源。我原以為這是指對淡水的爭奪,現在看來還要加上對水域的爭奪,因為水裏有各種豐富的水產品,水下有石油和各種礦藏。

世紀交替,世界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加快向多極化發展,這無疑也給中國提供了一次機會。但願這次我們不會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