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5 地球不是同心圓(2 / 2)

無可否認,人類本性中還存在著醜惡,但文明一夫天在前進;曆史上好戰的力量從來沒有停止過破壞,但人類還是把地球建設成現在這個樣子。一切善良的愛好和平的人們,不必因憂慮戰爭而喪失對未來的信心。

現代恐葷症

俗語說,人是鐵,飯是鋼。

現在的飯還是鐵中的鋼嗎?哪些飯是鋼?哪些飯是毒?誰敢保證每天不吃進一點有害的物質呢?

―吃的問題正困擾著現代人。

中國人一向為自己燦爛的飲食文化自豪,眼下這傳統的飲食習慣正受著新浪潮的衝擊:需用現代衛生學和營養學重新認識每一種食物,否則你將不知道自己吃下去的東西對健康是有益還是有害?是真貨還是偽冒假劣?為吃不飽肚子而發愁的人越來越少,為吃得過飽和不知該吃什麼好而發愁的人越來越多。

急劇積累和膨脹的現代知識像原子彈爆炸一樣,所造成的輻射沒有人能躲得過,各種學派、各種浪潮層出不窮,應接不暇,想全部弄懂、吃透幾乎是不可能的。許多人隻能隨大流,或者聽見風就是雨,偶爾被什麼新理論擊中,就按那新理論堅持一段時間,直到又一個新理論出來,否定了前一個新理論……

比如,前些年刮起一陣風,說吃肉有怎樣怎樣的害處,尤其是肥肉、肥油,更是有百弊而無一利。於是各種包裝漂亮的純植物油便風行於市,用植物油炒菜成了一種新潮。我因此也就有許

多年吃不上酥脆噴香的豬油餅了,對身體是否有好處沒有感覺出來,但確實委屈了自己的口舌。

前不久,去看望一位據傳不太走運的朋友,不想他滿麵紅光,正在經營著一家油脂食品公司,生產精煉動物油。這可真是冷門兒,產品賣得出去嗎?難怪他不走運。

我的疑問和關心反倒激起了他的談興,他說我得了現代恐葷症一目前許多有文化的人,或多或少,或輕或重,都有恐葷症。事實是中國人不是吃肉太多,而是吃肉太少,明顯的例證是我們的體質不行,凡需要力量的對抗性體育項目,如足球、拳擊等,我們都弱。世界分成三種菜係:一種是中國菜係,也稱東方菜係,飲食結構以植物性原料為主;一種是法國菜係,也稱西方菜係,以酸性動物原料為主體;還有一種是土耳其菜係,也叫清真菜係,動植物各分一半,動物原料中以羊肉為主體。這三種菜係的食者,平均壽命最長的不是我們,體魄最強健的不是我們,退化最慢的不是我們,我們這種體質的長項是技巧和特異功能。西方人創建了綠色和平組織和動物保護協會,為了拯救地球的生態環境,甚得人心,卻並未改變西方人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倒是我們中的許多人,望風捕影,不知該吃什麼好了。連我們的老祖宗都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不吃肉怎能得益?

這家夥什麼時候變成了世界級的廚師?說了半天跟你的動物油有什麼關係?人們不敢吃肥肉和豬油,還不就是害怕裏麵的脂肪和膽固醇嗎?

他對自己的產品有一種皇帝女兒不愁嫁的信心和自豪:人體內脂肪過多不好,但也不能無脂肪。根據營養學家的建議,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不超過20為最佳。偏食不含一點脂肪的植物油,反而會使人體攝入過量的|旨肪。就像一個人很渴,沒有水就隻好喝其它東西,容易破壞維持人體健康的平衡。而精煉動物油把動物原油中的脂肪酸、膽固醇和其它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都提取走了,保留了潔淨有益的食用動物油脂……

他的話裏有很濃的廣告味兒,老有一個聲音提醒我,對廣告不可過分信賴。可是在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覺地要接受廣告的引導。回到家我便向妻子販賣朋友的那套理論,第二天就吃上了豬油餅。一頓沒有吃夠,又連吃兩頓。我想吃,就說明身體裏需要它。吃得心滿意足之後,向妻子提出了建議:

各種各樣的理論可以聽,對現代知識理應尊重,但吃是人最基本的需求,隨新潮,莫忘老傳統,順其自然。隻要條件允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吃為了生存,也是一種快樂。古語雲:要想征服一個人的心,最省事的辦法是先征服他的胃。

199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