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海南谘詢(2 / 3)

在駒兒的偉大崇拜的恭維中,我們買來了鐵筆、鐵板、蠟紙和油墨、油印機,回房間就開工了。

臨到中午,我們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報紙《海南谘詢》就出版了。

現在建省臨近,白天不讓出攤了。晚上出攤的時候,我們的報紙《海南谘詢》像印好的十六開的考試卷一樣開始發行了,發行量1000份。一塊錢一份,駒兒莊嚴地擺在了飯攤上。大陸來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來谘詢,我根本不理,埋頭炒菜。駒兒就向他們推銷報紙。我模仿著賣耗子藥的腔調寫了一段廣告詞,讓駒兒邊喊邊賣:

看一看,

瞧一瞧。

海南谘詢報。

大陸人剛上島,

海南知識不可少。

海南要建大特區,

要聞政策話你知。

不看不知道,

一看全知道。

過了一會兒,買報紙的人越來越多了,帶動吃飯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原來買了《海南谘詢》的人,在大街上邊走邊看,惹得別人眼紅,問清楚是我們這裏賣的,就都跑來買,買完順便也就在我這攤上吃點東西。駒兒越賣越起勁兒,幹脆不管飯攤了,我一個人更加忙碌了。

很快,1000份賣完了。我們收入1000元錢。我和駒兒拿著錢傻了,這錢這麼好掙?比在草原上揀牛糞都容易。一張紙才幾分錢,賦予了我們的勞動就變成了一塊錢,這簡直是暴利。

當晚,我和駒兒召開了重要的緊急會議。我們倆一致認可,全票通過賣掉飯攤,脫離伺候人的下等苦力活,轉向斯文的報紙出版發行工作,明天加印1000份,發行量第二天就翻一番的這在出版界也算是奇跡。從前我們革命的報紙是為了鬥爭的需要,才像我這樣創辦的,我今天也好像不僅僅是為了錢,雖然我當初是為了錢,現在我總覺得有一種力量在鼓舞著我,激發著我,我好像在幹著一份事業,有著一種朦朧的使命感。

我和駒兒夜裏編寫刻印《海南谘詢》,早晨我們洗一個豪華的熱水澡,穿得幹幹淨淨的,出去賣報。我蹬著三輪車,駒兒坐在車上招呼,很熟練地叫賣著賣報的廣告詞。在海南即將建立的大特區裏,我們一天一天地正在變成有錢人。我們的《海南谘詢》,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財源,還帶來了名聲。海南的黨報《海口日報》和新銳報紙《海南開發報》(就在我們的六樓)都轉載了我們的消息。據一個新華社的記者說北京的什麼報刊還刊登了我們辦報的事,上麵刊登了我蹬著三輪車拉著駒兒賣報的彩色照片。

我們被掙錢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不知道麻煩和危險正邁步向我們跑來。

今天的《海南谘詢》我們已經擴大發行量,達到了3000份。幾乎當天的報紙。當天都賣完,當然我也不怕賣不完,這不像我們開飯攤,買來的魚肉賣不完,沒有冰箱,第二天就壞了,報紙第二天照樣賣。帶著昨夜的疲倦,我蹬著三輪車,帶著駒兒沐浴在海風中,享受著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和收獲金錢的喜悅當中。從海甸島的秀英碼頭回到人才角,有幾個怪怪的人,隻看不買,還不斷地向我問這問那。

一個人拿出一本雜誌,打開其中的一頁,問我:這是你們?

我拿過雜誌,一看是北京辦的,裏麵的照片是我蹬著三輪車拉著駒兒在賣報。照片拍得有點模糊,我很遺憾地把雜誌遞過去說:是我們,然後我很不滿意地說:這照片拍得不好。

另一個人說:你們這《海南谘詢》辦的不錯呀,現在很有名氣了,多少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