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讀罷彭建文的長篇小說《燃燒的紅雲》,我的心被攪動了。小說主人翁人生的苦難、命運的坎坷、愛情的悲劇令人戰栗,作品中表達的生死之愛、永恒之情,加之生命的呼喚,都撥動人的心弦。
自古寒門出將相,草莽出英雄。同樣,基層也出作家、出作品、出人才,彭建文同誌及其《燃燒的紅雲》就是很好的例證。
據了解,彭建文出生和成長在農村,祖祖輩輩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他從十歲開始,星期天的早晨和下午放學後都要到生產隊上工,拉大車、拉小車、拉耬播種、下豬圈起糞……連小學帶初中,他斷斷續續加在一起共讀了五年書,而且沒拿到什麼畢業證,就成了地地道道的人民公社社員。他16歲那年到水庫當民工,後來又去山西的大山深處背石頭、拉石頭、修築窯洞,成為“黑包工”隊伍的一員。所有這些,實實在在的最底層的艱苦生活,不能不說是他種植長篇小說《燃燒的紅雲》的肥沃土地。
《燃燒的紅雲》是一幅當代社會生活的曆史畫卷。小說以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這一風雲變幻的時代為背景,反映了農村古鎮男青年劉文揚和北京女知青蘭天緋的苦難生活而又有傳奇色彩的人生,以及其他許多人物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的故事。作者寫男主人翁的生活經曆及成長曆程,寫得令人備感真切,動人心弦。這與彭建文的文學功底和個人閱曆有關。但寫到女主人翁的城市生活及家庭,則由於缺乏切近的人生經曆,也不了解大城市及知識分子的家庭生活,文字就顯得蒼白無力,微露刀刻斧鑿之痕。
然而,瑕不掩瑜。小說女主人翁蘭天緋是一個動人的形象:她美麗大方、文靜高雅、溫柔賢惠、博學多識、聰明機智,識大體、明大義。甚至她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都充滿了無窮魅力。她文靜而不失熱情,柔美而不失剛毅,細膩而不失寬容,細心而不失果斷。她的不幸遭遇,婚姻後的劫難,最終的愛情悲劇,讀來讓人心痛。不難看出彭建文同誌在刻畫人物上花費了很大的氣力,下了相當的功夫。尤其在塑造蘭天緋這個人物上,傾注了全部心血,也顯示了創作的實力。
小說中的重要人物,啞巴、老人、狗子,還有劉淼,都是劉文揚的朋友。啞巴心靈手巧,誠實敦厚。由於幼年的一場疾病使他看到的一切成了無聲的世界。老人敢愛敢恨,他一輩子不殺生,善良得連一條魚的生命都憐惜——把它放入河中。然而,麵對日本鬼子的殘暴凶惡,他勇敢地舉起了手中的钁頭。麵對鄰居寡婦送上的情愛,他毅然推拒。寧可守著單身寂寞,孤苦伶仃,也不做對不起妻子的事。狗子是劉文揚的好友,他的家庭不同於劉文揚的家庭,條件優越,家境富裕,生活無憂無慮。甚至他還有點遊手好閑。狗子過早地偷食了愛情禁果,與本生產隊一姑娘長期暗地“相好”。但是,他是一個信守諾言的君子,是一個不負心的男子漢。劉淼是一個從舊社會過來的高級知識分子,因為他家庭出身被定為壞人,戴著“帽子”被下放到農村接受改造。他雖然思想僵化、迂腐,但他是一個正直無私、誠實好學、品行端正的人。劉淼幼年錦衣玉食、養尊處優,大半生生活在大城市的花花世界裏,卻潔身自好,未沾染任何惡習,沒參加任何黨派和團體組織,也不交友。他一生不吸煙、不喝酒,終身守著自己的寂寞和孤獨,唯一的嗜好就是讀書學習。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農村竟無安身之所,還差點死於親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