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幾個人為保全自己而不出賣朋友的,甚至出賣親人。往往不出事是朋友,出了事是利益人。為了自己利益,朋友、親人的份量輕似雞毛。
這是誇大其詞的概括嗎,而仔細琢磨我們機關裏的某些人,好像這樣的歸納又不過分。這些現象不僅存在著,而且像病毒一樣,在一茬茬人中傳染。誰都想消滅這種病毒,但有些醫生也患著這種病。
這些道德的缺失和淪喪,文革時期被赤裸裸發揮到了極致。即使是血肉相連的父子,手足之情的兄妹,日夜共枕的夫妻,情深似海的朋友,都有可能會發生相互檢舉揭發的事情。政治的狂熱,把道德淪喪理解成了思想進步與追求人生價值的體現,且成了社會的時尚。於是出現了全社會人人相互提防、人人自衛的局麵。這些行為,無論是處於政治的需要,還是社會的需要,無論是處於個人的被動和主動,它極大地破壞了人的起碼道德,導致了人性的淪落,它深刻影響著今天和今後人們的道德思想。
一個單位裏人際關係為什麼複雜,人與人之間為什麼那麼多是非、怨恨?人際間道德的缺失,可說是誘因和主因。有一主管,苦想一個單位的複雜怎麼治理,建了若幹製度,而沒有道德品質的群體,製度的效力是脆弱的。而這一點,許多管理者不以為然。
那麼多官員為什麼如割韭菜一樣“前腐後繼”?那麼多官員為什麼栽在了情人手裏?說是製度的缺失,更是道德的缺陷和丟失。一個貪汙幾千萬、上億元的人,一個有數十個情人的人,一個靠買官一路高升的人,一個用盡心機踩著別人上的人,一定是一個沒有了道德底線的人。每年有數千名官員落馬,有數十萬官員因腐敗被處理,誰來為他們淪喪的道德買單?
如今對做不光彩的事,感到羞恥的人越來越少了,是因為許多人的臉皮越來越厚了;如今善惡的分辨越來越含糊,高學曆的人多而德行越來越差了,是因為許多人把道德不當回事了……
如若整個社會道德觀念、道德意識、道德行為在滑坡,意味著什麼?這是個可怕的問題。我們的道德如何,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如何,需要每個人深思和承擔起責任。
道德的淪喪,道德的模糊,道德的丟失,這樣的人越來越多。盡管機關裏或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的道德是高尚的,社會主流是有道德的,而一些人道德底線的崩潰,讓人擔憂。
我們既要做利益人,更應當做一個道德人。如此,機關裏,商場上,社會中,會少去多少人與人心累的消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