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雨中行走雖冷卻是浪漫的 5.《會做父親的時候》
父親幫兒子,兒子笑了。兒子幫父親,父親哭了。
——一位父親的筆記
好些年不記得“父親節”了,收到女兒從異地發來的祝福短信,盡管隻有十餘個字,但我的眼睛潮濕了,好像女兒給自己寄了件貼心棉襖或一筆永遠渴望的錢,感到這個世界上,在自己忘卻的節日裏,有人親切地叫你爸爸,是女兒想念父親的體現,心裏暖融融的。好些年不記得“父親節”,是因為我沒有父親快十年了。我有十年沒叫過爸爸或父親這個名稱了。事實上從父親去世的那天起,我已經沒有叫誰爸爸或父親的權利了,這個必須對一個活生生的人稱呼的權利,被上帝拿走了。十年來沒有父親的生活,已讓我久違了爸爸或父親這個詞了,所以每當女兒叫爸,又喜悅又酸楚。喜悅的是有人叫我爸,酸楚的是我不能叫誰爸了。女兒的祝福短信之所以讓我眼睛潮濕,是因為過去在父親節很少聽到女兒的祝福。小時候也許她沒有這個節的概念,長大了忙學業忙事情也許忘了。去年和今年記得“父親節”並祝福,雖然僅僅是短信,說明她記住“父親節”了。女兒想念父親,祝福父親,這也算是回報,做父親的當然是感動的。還有一點酸楚,是來自我內心深處的,那就是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合格的父親是什麼樣的?在女兒第一次跟我對著幹,我在她屁股上打了巴掌後,受到的強烈指責是,你不是個合格的父親!這話刺激得我快要栽跟頭了。什麼樣才是合格的父親,打了孩子屁股就不是合格的父親?我們都不是父親打屁股打長大的嗎!我十二分地惱火這種譴責,認為這種譴責是對父親尊嚴和地位的蔑視與踐踏。因為我從父輩和很多父親對孩子那說掄就掄的絕對權威的巴掌裏,從他們訓斥孩子絕對權威的口氣裏,給了我牢固的觀念:父親是長輩,父親是有權利打孩子巴掌的。所以在女兒極度對抗,犯了讓人氣憤之極的錯誤時,隻有訓斥和巴掌,才能讓她改正錯誤,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女兒反抗說,你沒有打孩子的權利。我說做父親的有這個權利。盡管教訓女兒的結果是對父親情感的對立,是對父親的記恨,是做父親內心連日的傷痛,是夫妻間的摩擦,但我仍固執地認為,巴掌是做父親的天經地義的權利。
我不是一個粗暴的父親,也不是不知道巴掌對孩子的傷害意味著什麼,而在孩子的錯誤和頑固的父親權利感下,我在她直到成人以前,我是打過她幾次屁股的。其中有兩次的巴掌,讓女兒很傷心,也使我很傷痛。一次是她十歲前學小提琴的時候,由於極端抵觸和對抗學琴,我打過她屁股。這件事情,我在散文《向女兒道歉》中寫過。女兒對抗學琴的事,直到現在看來,我認為她不學是錯的。因為考到了四級,再努力就拿到八級證書了。拿到八級證書,考大學就可以按特長生加分錄取了。那幾年,我為了她學琴,我可以放下單位的任何事情,風雨無阻地陪她、接送她。有一天,她居然抗拒學琴,堅決不學了。給她講了多少學琴對將來考學、生活有多少好處的道理,但她還是堅決不學。我打了她屁股。打得很痛,她哭了好幾個小時。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為逼她學琴,給她精神帶來壓力,她生病了,住了好幾十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