郕國皇宮的宮殿高聳,遮天蔽日,樓閣盤結交錯,曲折回旋,走廊長而蜿蜒迂回,突起的屋簷如同鳥嘴一般,高高向上撅起。

禦書房中,年輕的帝王正在批閱奏折,他身上威嚴的氣勢不容冒犯,前來傳話的太監彎著腰,垂著頭,靜靜的等候著吩咐。

已經過去好一會兒了,皇上還是沒有任何反應,在一旁伺候的近侍揮了揮手,那名太監才弓著腰,慢慢的退了出去。

皇帝登基一年,勵精圖治,可一些原本臣服於郕國的邊疆小族恰逢幹旱,秋收無果,於三個月前突然聯合來犯。

皇上命七王爺和範參將共同率兵前往,在擊退來犯的同時,威震各邊疆小族。

半月前,各邊疆小族已全數擊退,並立下盟約,今後依然向郕國進貢,且比往年多五分之一的貢禮,七王爺與範參將也將返朝。

剛才太監回稟說,七王爺已率軍到達城外,而範參將卻先一人快馬進京。

一旁的近侍有些擔心,這一年勸皇上立後選妃的折子,不知上了多少,皇上都無動於衷,偏偏在兩個月前,皇上下旨,選了工部尚書的女兒進宮,並封為了貴妃。

當時,朝中也有很多臣子不同意,可皇上說,封妃本來就是為了照應眾位臣子心中的想法,如他們覺得有失恰當,那就維持現狀也是可以的。

各位大臣當然不想後宮空虛,他們就答應了下來,既然皇上已經開了這個例子,想來今後說服皇上立後選妃,也不是難事。

可後來就有了一些傳言,貴妃和範參將情投意合,已私定終身,現在被選為了貴妃,她的心裏多有不願。

皇上從來沒有理會這些傳言,可今日七王爺回朝,關注的人很多,剛剛太監的回稟,也不知皇上聽了後,心裏有什麼想法。

這位帝王雖然年輕,可他一臉高深莫測,旁人實在無法揣測他的心思。

半個時辰後,又有太監前來回稟,範參將已經進宮,就在禦書房外候旨。

“宣。”皇上低沉的嗓音傳來,雖然隻有一個字,可那氣勢卻不容侵犯。

“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範廷軒進殿後,眾人還沒有來得及看清他的神色,他就已經行跪拜禮了。

他的聲音落下後,皇上並沒有開口,他該與七王爺共同覲見才是,如今七王爺還在城外,他卻先行進宮。

“臣先行進宮,特來向皇上請罪。”範廷軒沒有介意皇帝的態度,他也沒有抬頭,而是等著皇帝開口。

“卿代朕擊退賊寇,當是行賞,又為何請罪?”皇上的神色沒有變化,但他確實好奇範參將請的是何罪。

是七王爺還在城外,他卻先行進宮的罪,還是因其外界的傳言。

“臣和七王爺共同禦敵,在回程中,由於臣的疏忽,使王爺身受重傷,臣特來請罪。”範廷軒抬起了頭,可以看到他的臉上確實有一絲愧疚。

“玨兒受傷了?”皇上站了起來,他臉上的擔憂無法隱藏,可見他對自己的弟弟還是極為寵愛的。

“是,王爺重傷,無法移動,臣不知是送回王府還是…”範廷軒沒有說下去,留在皇宮的話,禦醫診斷會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