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裏,九歲的駱琦抬頭望了望天,把含在眼中的淚硬生生地逼了回去。回想今天課堂上,語文老師問大家的夢想,駱琦當時並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夢想”一詞對她而言,似乎顯得空洞而不合時宜。
現在正值中午,她利用午休的時間從學校趕回家給父親做飯,腳下生風似的往家的方向趕。
兩年前的一場車禍,讓駱琦的父親癱瘓在床。一年後,母親也離開了這個家。今年9歲的駱琦,早早學會了自己做飯、喂爸爸吃飯、自己洗衣服,小小年紀便負擔起生活的重量,生活的難就壓在了稚嫩的肩膀上……
六月的風夾雜著一絲炎熱,豔陽高照,天空湛藍,沒有一絲浮雲。駱琦穿越過一片竹林,終於在一個很簡陋的平房前停下了腳步。這座房子便是駱琦的家。
老房子經過歲月的洗禮,牆皮脫落,斑斑駁駁的牆麵上有一條條深深淺淺的裂痕,顯得很滄桑。白色的牆早已發黃發黑。鑲嵌在牆上的窗戶是用木板做的,都發黑了。房前用竹子做成的籬笆,似乎輕輕一碰就要脫落倒塌。籬笆內圈養著幾隻雞,房子西邊是小菜園,沒有小城鎮的喧嘩和汙濁,又得到河水辛勤的灌溉和滋養,這片菜園得天獨厚,長勢頗好。房子東邊是一片荷塘,現在正是一派碧波蕩漾,爭奇鬥豔的景象。
駱琦將一把白菜泡進金屬盆子裏洗了洗,隨後用鏤空籃子盛起。倒完洗菜水,她抓一把切成絲的白菜放進鍋裏翻炒。駱琦家用的是老式爐子,外麵是鐵皮,中間是煤炭。她身體前傾,用鐵鏟在鍋裏不停翻動,不一會兒,這道菜漸漸有了樣子。
駱琦端著盛好的菜和一袋饃出了廚房,穿過家中的天井,進了一間屋子。她知道有人在等她。
“阿爸,我來給你送飯了。”
駱琦的父親平躺在木板床上,盯著天花板。屋子裏很暗,白色的牆壁早已泛黃發黑。水泥地麵上,垃圾被掃到牆角。??命運將他的人生固定在了這間屋子的床鋪上。2012年6月19日,駱琦的父親發生礦難,腰椎被煤礦井中坍塌下來的木樁壓斷,下肢癱瘓,此後隻得臥病在床。他生活不能自理,偶爾能翻身,需要人來幫扶,身體的大部分部位好似上了鎖。
駱琦的父親側臥過來,用唯一能動的手拿住女兒遞給他的饃。駱琦用筷子拌了拌菜,夾一口遞到父親的嘴邊,問他:“好吃吧?”
父親在九歲的女兒麵前顯得乖巧,咀嚼了兩口,說:“好吃。”
駱琦的父親有個非常矛盾的想法,他一方麵希望老天保佑自己能多活幾年,等孩子再長大一些。因為他最害怕的,就是剩下她一人沒人管。另一方麵又想,自己若是早點死去也好,因為看她這樣辛苦生活自己心疼得慌。”
吃完飯,駱琦給父親按摩腿部,她捏著父親的雙腿,從上到下緩緩放鬆,能感到父親鬆弛的皮層下瘦削得僅僅剩下骨頭。
駱琦的父親一輩子都沒走出過鎮子,也不識字。出事前,駱琦覺得他是一個壯如大山的男子,好像有永遠都使不完的勁。後來煤礦礦井出了事,二死一傷。父親雖然萬幸撿回了一條命,但煤老板跑了,駱琦感覺她的家也跟著完了。父親的癱瘓讓家庭的一角缺失,2013年7月,隨著駱琦的阿媽離開這個家,生活的擔子就盡數往駱琦的肩頭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