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覺得,五行根基太普通了,太基礎了,太弱小了!
因此很多人對於五行功法根本看不上,寧可專修一道,專修兩道,而不去觸最基礎的五行功法。
但實際上,這個理解不僅僅是片麵,更是錯誤的!”
傳承的失去,導致的不僅僅眼前的問題,更多的事對於修行的曲解,以及理解上的存在。
“按照周先生,怎麼說,我是否可以理解為,五行內心才是最正確的修煉之法?”楊修問道。
按照家族所教,基礎內心當單一,因單而專,因專而強,可今天周洋卻說,基礎當設計五行,可一旦涉及五行,修行之初所需花費的時間和心裏無疑就是增加了,甚至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在修行之初掌控五行。
“楊修,你理解錯了,我說的是最佳,而不是正確!
修行修道因人而異,從沒有什麼一本心法就可以解決所有,到最終看的還是個人。
你當知道,靈根有屬。
天靈脈,屬性單一,此等天驕讓他去修行五行俱全的心法,那就是浪費的時間,不如去修單一極致的心法,從而更為匹配完美。
可若是多屬靈根的話,讓其去修煉專一屬性的心法,不僅修行速度會變慢,同時也是在浪費天賦。
你們眼下所看到的不過是築基,金丹,卻隻不知道元嬰境界的存在。
具體的說了太多不好,我隻能告訴你,元嬰大能多做者都是在補齊自身五行,從而使之自身靈機與體內生生不息,自成一方世界!”
周洋淡淡的說道。
“師傅你的話我聽明白了,心法無好壞,關鍵還是因人而異,但最終的目的還是五行平衡。
若擁有天靈根這種極致靈根,那邊專一而行,先暫時不去五行平衡的問題,等到日後再去解決。
若沒有天靈根,隻是普通靈根的話,那就去補齊自身五行,前期浪費一些時間,但在後麵卻方便!”
“單次說法,其實還有所片麵的,不過有些東西不自身去經曆一次,多說也是無意。
我今天之所以要說這些,便是和接下來所傳有關!”
周洋看了一眼三人。
對於自己方才說的話,楊合那是為師傅捧眼,實際上沒什麼觀悟,楊修則在麵露凝重想這去思考,但看他的意思則是月思考月錯,至於楊武倒是有所感悟,可惜還是說不上來,但這一刻都安靜了下來。
“最佳的未必是最適合的,為了照顧你們三人,我思考了很久,此次傳法名為六道補靈訣!”
“何為六道,輪回之道,何為補靈,養自身靈根補自身不足。
此法一共六篇,每篇盡是玄階中品心法,修行順序不一定,可順序,以五行相生之序補齊自身,依可逆修,以五行相克之序強大根基,具體如何去修行,在於你們自己。
你們楊家主水木之道,孤兒子嗣多以水木靈根為主,楊老爺子你體內多了火屬,楊合體內多了金屬,而楊合最佳,因此你的境界方能搞出一母同胎的妹妹。
今日我傳三位六道補靈訣的第一卷,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