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其技法觀之,乃出自藏族民間藝人之筆。描寫工致,刻畫逼真,忠實地反映了藏民族民俗生活的現實,不僅具有曆史的價值,亦且具有藝術的價值。畫中表現的事物如藏醫診脈、聞尿、藏戲;如打坐誦經者、火供者、化緣的僧人等等。這些景物,均是寫實手法的體現。這些民俗故事雖時過境遷,但觀者仍會感覺新鮮。不論是白描素畫,抑或濃墨重彩,都是那麼真實、簡約、洞明、犀利、直麵生命的慘烈與呻吟。
今之觀者,如後世之視今。這些由藏族藝術家創造出來的文化藝術作品,可以永遠成為教育子孫的生動教材。
在每位畫家的手邊,還放有自備的茶杯,每隔一會兒,就端起來品嚐一口熱乎乎的酥油茶。
似有什麼東西在聯係著畫家和被他畫的牆壁,聯係著畫家及其使用的色彩,聯係著每個工匠及其加工的材料。那些材料之所以那麼順從地接受加工,並以作品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我知道,那些畫家、工匠的心裏,包含著多麼深沉的情和愛。
藝術家的偉大,是把生命的感覺注入描寫的對象軀體之中。
壁畫藝術家藏傳佛教寺廟的壁畫包含了極豐富的內涵。
藏傳佛教各大教派:薩迦派、寧瑪派、噶舉派、格魯派,以至包括藏民族最早信仰苯教的壁畫內容,構成藏文化藏傳佛教文化發展的曆史畫卷,也是研究蒙古、西夏和明清藏傳佛教各主要派別的宗教儀規和信仰內容的重要實物史料。
我們在藏地常見的壁畫,多為密宗題材,其中大致可分為神佛、始祖,供養人造像類,有佛像、菩薩像、天王金剛像、護法神祇像、宗喀巴始祖坐像、供養像等;佛像本生故事、經變像故事、宗教曆史傳記故事及史實故事等。在表現題材方麵,有歌頌真善美、揭示假醜惡的教理教義畫麵,如神奇肅穆慈祥的菩薩、形體威嚴誇張的護法、為非作歹的異教徒、獰惡醜陋的妖魔鬼怪。在表現佛教、藏傳佛教密宗儀禮內容和傳統神話故事的題材中,如六道輪回圖、三界圖中畫有五馬分屍、烏鴉啄屍、火燒屍骨、油鍋炸屍、刀山火海、毒蛇猛獸、牛頭馬形態、惡魔厲鬼等宗教刑罰圖。還有騎馬駕雲、三頭六臂、人獸相搏等畫麵,造型十分生動逼真。在民族宗教方麵,畫有手執法器的救度佛母,著紅、綠、藍、黃等不同顏色的歡喜佛雙身合抱修持的畫麵,以及威猛、雄強的天王像等。這些佛像的後背,均裝飾有象征不同宗教造像內涵的頭光、身背光、雲彩、火眼、生靈、景色等裝飾圖紋,莊嚴而華麗。此外,還繪有描繪帝王、後妃、貴族、平民,以及山川草原、飛禽走獸、宮殿藏房、服飾工具等。
壁畫繪製的方法是先用摻麥秸的黏土將洞窟壁麵抹平,然後用白堊粉塗白,其上再施以彩繪。
壁畫采用了藏族傳統繪畫手法,多使用綠、黑、白、紅等諸色礦物質顏料繪製,以線造型、平塗作色、略施暈染、單線勾勒。其色彩由於受生存自然環境的影響,畫麵多草綠、天藍色調。壁畫構圖橫向展開,分為三至四層,最頂部為垂帳紋裝飾,其下為一周單列神佛菩薩、護法金剛、天王佛母像,再下繪一周佛本生故事、經變故事、宗教曆史、傳記、傳說故事等。也有整幅壁畫一尊或數尊神佛造像的構圖,如十一麵觀音、千眼千手觀音等。最具特色之處是,多以方形網絡劃分畫麵,即用粗墨線將畫麵橫豎分隔成若幹對稱的方格,於方格內展開每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情節,使畫麵內容既有聯係,又各有區別,具有鮮明的曆史特點。
藏傳佛教寺院壁畫中還有著不可或缺的題記和榜記:
題記大多言簡意賅,記述了成畫的故事背景、時間、地點等。
榜記內容,大部分有藏文翻譯的有關佛教的讚頌詞。還有一部分自編的讚頌詞。主要有《羅漢讚》、《度母二十一相讚》、《四天王讚》、《五百羅漢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