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懷揣喜悅,我們在生活中才會處之泰然,寵辱不驚,不論外界有多少誘惑多少挫折,都心無旁騖,依然固守心中的那份堅定。

024 人類的深刻本質——《尼采文集》

在我看來,無論是以善還是惡的觀點,所有人都有一個共性的特征:每個人總是刻意,甚至傾力地想把人類保存下來。這種特征並不是源起於對同類熱忱的愛,而是一種最為根深蒂固、冷酷無情、不可征服的本能,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深刻本質。

傳統的價值觀常常簡單地將人劃分為好的或者壞的,善的或者惡的。但稍微做些觀察或者是花些工夫來思考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樣的界定並不合適。

哪怕是人們通常認定的最十惡不赦的人,也會想要去關心保護人類的事(包括最榜樣的人物),因為他自身就是人類中的一員。

025 重回真理的懷抱——《尼采文集》

憎恨是眾多罪惡的根源,比如災害、貪婪、野心——這也是人類所保存下的“精華”,這是很愚昧的“精華”,但它也是人類得以生存至現在的實實在在的證據。

親愛的讀者,我們無法預測是否能有機會親曆那危害人類,甚至使上帝都束手無策的糟糕處境。去經曆一場大難,這能滿足你最好或最壞的欲念,不管是曆練了什麼樣的災難都可能讓你成為人類的某一方麵的佼佼者,人們可能讚頌也可能嘲笑你(但其實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資格嘲弄你的人)。但是早晚有一天他們會恍然大悟,找回失去的良知,哭泣自己的不幸,懺悔自己的羞恥,重回真理的懷抱。

026 熱愛生命的另一麵——《尼采文集》

這些道德與宗教的創立者、努力追求道德價值的鼓吹者和喚醒良知的導師們的新風貌究竟暗示著什麼?他們一直是那一方麵的英雄,他們雖然也看到其他方麵,但是由於太過關心自己這一麵,以致這些英雄之於那一麵就好像是一種活動的布景或機器,扮演著密友及心腹侍從的角色,隨時為那一麵作服務的準備(例如,詩人便常是某些道德或其他什麼的仆從)。很明顯的,這些悲劇性的人物也會為人類的利益而工作,雖然他們自認為是在為上帝的利益而工作,仿佛是上帝的使者似的。他們也會促進人類的生命,同時助長生命中的信仰。“活著是值得的,”他們都如此喊道,“生命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東西,它們被深深隱藏著,對這些重要的東西要小心啊!”這些鼓舞的話同樣支配著最高貴的人和最卑賤的人,也就是這個鼓舞一直激發著理性與熱情的精神,保存了人類。這些動機造成如此輝煌的成就,便力圖用它所有的力量使我們完全忘掉那僅僅是一個刺激、本能、愚昧和無根據的行為。

生命是應該被熱愛的,為了……!人應該有益於自己和鄰人,為了……!所有這些“應該”和“為了”暗示了一切,甚至將來!由於那些都是必然而沒有經過構想,不自覺地發生的行為,所以應使其成為有構想而且是經由理性的最後支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倫理學家便自告奮勇地在生存中做策劃的導師,為此,他還發明了另一個不同的存在。這樣子,新的機械便將舊的普通“存在”調離舊的普通樞紐。

027 解放你的思維——《尼采文集》

倫理家們不希望我們嘲笑我們自己或他人。人類不是完整的“整數”,也不是“零”,它是由無數個無限的個體組成的。不管這些倫理家的發明是多麼的愚昧、偏執並且對自然的原則有著嚴重的誤解——倫理製度毫無疑問是與自然法則相對立的,甚至會毀滅人類——但是他們仍然會不分時間場合地走到台前,宣布自己的新發現,並發出讓人駭然的笑聲。

每個人都會燃起認為人生充滿價值,活著充滿意義,要努力生活下去的熱情。對於那些倫理家們來說,“笑聲”、理性和自然還是居於上風的。那些暫時的法則變成了永恒的束縛和限製,關於那些笑聲,它們推波助瀾地成為人類本性被倫理家改變的幫手——是那些導師所重視的必要條件,這樣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呈現一個新鮮風貌。

人開始花費更多時間在空想上,比其他動物多出的思維功能要求人類必須慎重思考自己生存的意義。這些周期性的思考給生命帶來了信心和決策,所以人類能繁榮地繁殖下去。人類常講“要對一些事物抱有敬畏”。那些富有洞察力的博愛者們也讚許地認為:“無論是歡愉還是悲傷的智慧,都會以不可明確的方式來保護人類。”

028 人生處處都是希望——《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讓自己變得更加開心,哪怕是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暢快得歡樂。因為積極的情緒讓你頭腦清醒,還能改善生理狀態。

不要害羞,不要忍受,也不要刻意矜持,開懷地笑,像個孩子般地痛快地笑。

開心的時候你就會忘記一些無聊的瑣事,對別人厭惡憎恨也不那麼掛懷,而且喜悅還能感染到周圍更多的人。

歡樂吧,讓人歡歌笑語。

喜悅吧,人生處處都是希望。

029 缺失的良知——《尼采文集》

有個盡管經過若幹次的個人經驗證實,我還是抱有希望看到新的轉機,然而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知性的良知是缺失的。這個結論是足夠可信的,即便是在熱鬧非凡的場合,個人還是常會像困於沙漠中一樣孤獨。

每個人以個人之成見及觀察到的他人之分毫而魯莽下結論,被評論之人的分辯並不會對他們產生影響,諸如讓他們羞愧或者憤怒。在事後,這種不負責的結論也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困擾,這實在是鄙俗又讓人不齒的行為——即便是那些高貴又聰慧的男女也不例外。

030 美德麵前保持自己的信仰——《尼采文集》

在我看來,善良、優雅和天賦又算得了什麼?如果一個人的這些美德在信仰和判斷中出現了絲毫的缺失,如果他在麵對內心深處的渴望和需求時不能夠保持那份真實,那麼就可以對他的水平立判高下。

我在某些非常虔誠的人中,發現了令我嫌棄的東西,因此我對他們表示厭惡。即使我不這樣做,他們良知的敗壞也必然會背叛他們自身的虔誠!但是身處千篇一律的言論和所有不可思議的,並非顯而易見的不確定之中,卻不去追問,不因欲望而不安,還欣然接受問題而不鄙視提問題的人(甚至使他愉快到不耐煩了的程度)——這就是我所不齒的鄙俗,也是我在每個人身上首先要找的情況。有些愚人或其他人一再地想要說服我:隻要是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