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低空偵察衛星能飛過北美上空,我們就可以發現她藏身的區域,她的主機可能藏在一個機動平台上,也可能深藏地下,無論如何,都一定具有很強的紅外特征。”
————趙青
反潛艇以一枚深水炸彈作為主動聲呐,其餘趕到的反潛摩托艇上的反潛魚雷,以魚雷斜插入水的方式布置,方便魚雷在待發狀態下,接收到目標位置信號,發現目標反射信號後,這些小船紛紛發射了魚雷。
趙青一直在推動進水閥門,這艘艇不是為作戰設計,各方麵可操作的裕度不大,這會兒總算達到最大進水量,但是敵人魚雷已經開啟主動聲呐,呼嘯著鑽過來。如果是429麵臨這樣的情況,或許還可以使用一些諸如氣幕彈的手段,但是這艘小艇並沒有。除了慢吞吞下潛,她不具備任何反製方案。
魚雷聲響已經清晰可辨,張尋寧心想這下完蛋了。
“坐好了,馬上就要開啟一次神奇之旅。”趙青說。按照他眼前的水文紀錄寫的,馬上就要進入海底斷層。
“多神奇?”
張尋寧話剛出口,就感覺腳下一空,好像失重一般。小艇開始快速向下沉去。
“我打賭外麵尖叫的魚雷,追不到我們能去的深度。”趙青說。
“有多深?”
“馬裏亞納海溝底部。”
至少十枚魚雷緊追著目標,它們的速度起初很快,但是隨著海水浮力增加而越發吃力。魚雷沒有調節浮力的裝置,它們無法增加重量,隻能靠舵效提供機動能力,一旦速度下降,追蹤能力就會無以為繼。
至少一枚魚雷追擊到距離目標隻有100米的距離內,但是速度開始下降,即使它仍然靠重力在下沉,但是已經無法很好控製自己的行動。
張尋寧可以聽到那些魚雷紛紛失去動力,散布開來,隻剩下主動聲呐還在無力發出尖叫,這些聲音讓張尋寧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自己在遠離它們。
“擺脫了。”他這才回頭,看到一邊儀表上飛轉的深度。他不知道趙青哪裏搞到的這個東西,竟然可以潛那麼深。
“氧氣還能維持多久?”張尋寧問。
“7個小時?不,現在多了一個人,隻能堅持不到5個小時。”林慕白說。
“這個東西如果沒有機動能力,隻能直上直下,上麵那些反潛摩托艇要是不走,我們該怎麼辦?”張尋寧問。
三個人沉默了一會兒,顯然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張尋寧找了坐到後排,看了看表。他不用貼著艙壁也能聽到那些東西就在頭上繞,沒有離開的意思。
“已經4000米了。”趙青頗有些驕傲地說道,他似乎不去想頭上敵人不肯離開,自己該怎麼辦。這艘深潛艇隻有3節的水平速度,這意味著即使想跑,也跑步太遠。
外麵傳來了一聲遙遠的爆炸聲。
“它們還在扔深水炸彈?毫無意義啊。”張尋寧不解道。
“不,是那些魚雷的戰鬥部,被水壓壓爆了。”
趙青說的顯然是對的,爆炸聲接二連三傳來,果然那些失去控製的魚雷,隨著下沉深度增加,終於被壓毀了。
“接下來該怎麼辦?”
“不知道。可以打開探照燈,看看外麵的魚。”趙青說。
張尋寧感覺到了一些胸悶,也許隻是心裏作用,但是他知道那個時間不會太遠。趙青和林慕白應該已經盡力過一次了,因為他們剛才打開艙蓋時,林慕白說快被憋死了。
“它們還沒走,就在上麵繞圈,等著我們上去。這是他們典型反潛模式。”張尋寧說。他在429上幹過一段時間監聽員,所以耳濡目染知道一些敵人的反潛套路。
“那就讓它們等唄,也許我們的空軍路過,會把它們收拾掉。”
“空軍為什麼要襲擊這樣微不足道的目標?”張尋寧說。
“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如果他們不走,我們凶多吉少了,”林慕白說,“你為什麼還在下潛?目前的深度,已經沒有任何武器可以威脅我們了。”
“我在想,也許我們有其他出路。”
“你又想對接海底基地?對啊,那裏有氧氣?”
林慕白一經提醒,立即想起剛才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