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在聯合國聽證會上的證詞認為,複蘇這裏的幾百萬人具有潛在的危險,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我不知道,更大的可能性是他被中國收買而不得不這麼說。目的在於阻止美國重新獲得力量。”
————亞當斯總統
基地內肅清燈塔殘存部隊戰鬥還在激烈進行。衝在最前方的是集靈活,防禦於火力為一體的裝甲工兵部隊。
工兵連長孟海,帶領新補充的隊伍,擔任搜索敵人指揮部的最艱巨工作。不過凱爾的指揮部轉移到神像內部後,已經獲得了張尋寧與趙青獲得的基地內部情報。一些通道信息也已經轉移到了孟海的計算機內。他掌握了大致這些重要設施的位置,包括聯軍想要的還未複蘇的人員和生產線,這些設施就在基地第三層至第六層。而第7層仍然是一個迷,張尋寧和趙青的小組,並未深入到過這一層,盡管張尋寧到過更深入的區域。
現在工兵已經推進到了地下三層,占領了大量的休眠艙區域,當然維持這些人類繼續生存的聚變反應堆和超虛擬服務器,仍然沒有找到。
目前來看,基地內溫度一直在減低,很難說反應堆會不會突然停堆。當然對孟海來說,未必全是壞事,這意味著任務變得簡單,而不用擔驚受怕那個東西會爆炸。
敵人不斷炸毀設施建立路障,阻礙人類聯軍推進。但是反抗的方式變得很單一,很容易預測到,這應該是燈塔無法直接控製部隊的最明顯特征。這些路障對於裝甲工兵其實還是專業內的工作,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行,工兵們不斷用爆破炸開敵人路障,硬開出一條路來。按照這樣的速度,占領整個基地可能是半年後的事情。
空降下來的工兵旅分解後,最精銳的部分都歸了孟海指揮,現在他有大約一個營的兵力。他將這些兵力分散開,避免在坑道地區擠在一起,無法展開,但是他本人還是在最中間位置。這條路線是根據李小廣攜帶的導航陀螺儀的記錄設定的,因為隻有他的導航儀沒有丟失,或者在任務中中斷記錄過。孟海的身後還有專門的保障分隊,擔任通訊設備的布設,使得他與凱爾之間的聯絡大部分時候通暢。
現在他已經快推進到李小廣曾經單獨深入到的最核心地帶,據說是敵人的一個核心節點,被俘的慕容曾經在這裏集結過兵力。而在這一帶,敵人的反抗變得越來越強。
殘存的馬克IV在這樣低矮的通道內,無法使用垂直發射的導彈,其正麵火力並不強大,而笨拙的身材特別不適應狹窄的區域。但是它們最後的一招就是衝向工兵然後引爆自己,或者幹脆偽裝成被摧毀的殘骸,等待工兵靠近而自爆。另外,那些受到燈塔控製的人類,則是一個更大的麻煩,他們的目的更純粹就是完全的自爆,而較小的體型使得他們四處能鑽能藏,成就了更靈活的戰術。這些人沒有動力甲支持,隻能背負較小的10至20公斤左右的炸藥,他們不斷在前進的道路上引爆自己,試圖以各種方式襲擊聯軍,炸毀坑道,以拖延時間。
工兵們揮舞著鏈鋸在通道裏劈開那些障礙物,不時還得用探照燈觀察四周提防那些瘋狂的複蘇者從不知道哪裏的縫隙裏鑽出來引爆自己。孟海一線部隊的傷亡率高達六成,但是進攻還在進行,因為必須搶時間占領那個所謂的“中樞”避免更多“複蘇者”被喚醒,加入到自爆大軍裏。
“複蘇者”這個詞是這場戰役中新造的詞語,用來指代那些剛剛複蘇而沒有動力甲活著炸彈以外任何裝備的人類;這樣的自殺單位在以往的戰鬥中曾經作為輔助兵力出現過,但是沒有如此大規模的運用。似乎在這座基地內,已經沒有不自爆的燈塔單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