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甲後裝上矢量噴口,不是為了讓這個死沉的東西飛起來,而是為了增加動作反應速度,而不至於因為太低的重心失去靈活性。凱爾在細心研究後發現,這種爆發式的瞬間靈活性,對越獄沒太大價值,但是對於越過這座山,很有價值。當然矢量噴口不能連續噴射推力,所以控製節奏是一個難題。
重型機甲,奮力攀上幾步,停在了那裏,因為過熱警報聲響起,凱爾得停一下,等待噴口冷卻。
這功夫,又有一部遠處的火力點開始向這裏射擊。由於機甲兩條機械臂深陷山體,既不能反擊,也不能躲閃,這會兒隻由李小廣能做出反擊了。李小廣轉動炮塔,以狙擊手式的精確點射,幾下敲掉了那個火力點。
“我來的時候,這些碉堡,確實都沒有人。不知道怎麼,現在又有人在了。”他通過內部通訊,向凱爾解釋一下。
“老家夥重新部署了,不過沒關係,它們威脅不到我。”
與此同時,佐藤的前鋒部隊也已經趕到,與凱爾與桑切斯的裝甲部隊合兵一處。大約60輛坦克開始攻擊大門兩旁的山上居高臨下的火力點。攻擊十分奏效,很快,敵人正麵喪失了居高臨下的優勢,被下方火力壓製住。但是人類始終沒有攻擊大門,因為知道那是徒勞的。
沃爾夫兵力和電力上的劣勢,顯現出來。他的人已經占領山頭,但是人數太少,而大量借助電力才能發射的電磁炮,卻無法效率射,隻能等待緩慢的供電排序。
這座牢籠的主要電力,仍然靠遠處戰場中央的那座神像底座下的聚變反應堆提供。當能量足夠的時候,這裏的100毫米電磁炮,可以以15秒一發的速度,發射100%能量的彈藥,限製射速的主要因素是炮管冷卻。
但是現在,隻能以50%能量的炮彈,即使炮彈動能大減,射速也減少到40秒一發。
燈塔在西方戰場的戰局正變得微妙,大數據計算可能轉向不利。她必須維持主要電力在電磁壓製和其他,她判斷更重要的方麵,對她來說,殲滅施瓦茨,成為了最優先的任務,目前看起來,這是扳回一城的最佳方向。
她麵麵俱到的計算也顯示出,這裏可以暫時觀察和放任一下。即使她已經發現,這裏有一部早已撤銷內部編號的機甲正在爬山,並可能形成巨大威脅。但是她仍然有許多頭大的事情需要處理,因為在莫羅灣裏,一部100兆瓦核潛艇,正在安裝激光炮,而另一艘被俘的海上基地,可能會在幾小時內,恢複強大的動能武器。處在包圍中的人類軍隊,也不打算束手就擒,正在拚死抵抗。無論怎麼精算和推演,這裏的這群戰俘,都隻能先放一放了。
機甲完成第一次冷卻,繼續在推力幫助下,向上攀爬。隨著附近地形變化,不斷又有新的敵人火力點冒出來,試圖擊中機甲。大部分時候,它的強大裝甲可以抵擋住。但是李小廣也不會就這麼閑著,他操作炮塔,不斷進行反擊。
他的狙擊手素質,幫助他可以在沒有精確測距的情況,靠直覺和很少幾發曳光彈,就將彈著點修正到目標頭上。很快,他就敲掉了幾個小型火力點。敵人有氣無力的設計,周期很大,也讓他討到便宜。通常,他不會給敵人有機會相隔40秒,發射第二次。
凱爾雙手插在操作手柄裏,雙腳踩在模擬踏板上,控製巨大的機甲,以艱難的方式向上。他的正上方,就有一座碉堡,裝備雙聯的100毫米炮,隻不過現在俯角還夠不到自己,但是他知道,待會兒爬上山頭,就要麵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