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勇敢的工兵利用矢量噴口的飛行,衝擊到了神像下的高牆附近,高牆距離神像還有1。5公裏。他的20毫米機炮,成為了戰鬥發起至今,第一次擊中燈塔神像的武器,他看到了子彈擊中半透明的幕牆,當然破壞微不足道。
令他吃驚的是另一件事,他看到了高牆上豎著的高高絞刑架,一個被吊死的人在上麵,在狂風中來回晃動著。
他來不及仔細觀察那是怎麼回事,地麵開始劇烈湧動。
一個龐然大物正在升起。他可以感受到,腳下岩石在崩解、斷裂。靠著迅速起飛,工兵才躲過迅速延伸開的巨大裂縫。增加了矢量機動係統後,這種動力甲的作戰能力,紙麵上提高不多,但是戰場指揮官普遍認為,實際效能上升了不止10倍。
工兵被迫後撤,整個進攻中斷。由於缺乏友鄰間聯絡,無法互相警告,所有進攻部隊,同時在距離神像1。5公裏的外壕附近,遇到了地質變化,並開始後撤。
從地底冒出來的,是利用軌道運行的16座移動碉堡,它們修建在圍繞神像的環形軌道上。
這些東西裝備150毫米以下各種口徑的火力,一下子壓製住了傘兵,無論是傘兵的反坦克導彈、迫擊炮還是工兵的小口徑機關炮都無法對付這些堅不可摧的堡壘。人類的第一次攻勢,竟然被挫敗了。
施瓦茨坐在指揮機上,看著傳輸回來的畫麵,驚愕的說不出話來。由於無人機必須回到敵人幹擾區邊緣才能發揮信息,所以他看到的映像有30分鍾的延遲,這次攻擊的失敗,應該在30分鍾前發生。他看到了那些破土而出的移動碉堡,將唾手可得的勝利瓦解了。
“她還藏著一張牌?她為這座醜陋的偶像,配備了這麼強的防禦?”他愁疑惑地看著攻擊受挫。當然,現在停下進攻是不大可能了,因為已經投下去3個機動旅,外加中國軍隊半個工兵旅。雖然整個空降,隻完成了三分之一而已。
施瓦茨腦子裏突然冒出了趙青的陰謀論,燈塔真的可以提前幾個月,預測到一切?
答案必須是否定的。施瓦茨拒絕接受這種超越常識的判斷。當然,幾天前429地一批圖像資料發回來時,參謀部也都很疑惑燈塔造了這個東西。參謀們的經驗告訴他們,燈塔很少浪費資源建造無用的東西,如果你覺得她造的某樣東西沒用,多半是沒搞懂。
戰前會議時,歐洲方麵也提到了在丹麥,出現了一座同樣的雕像,並且那座東西是有防禦能力的,因為歐洲空軍已經進行了幾次攻擊,全都被挫敗了。歐洲方麵的解釋,那應該是一座防空設施,用來保障進入波羅的海的關鍵航線。燈塔古怪的行為後麵,如果細推敲,總是是有很高的合理性。
“是的,一定是這樣!”中將突然重新恢複了信心,“它的存在,是為了保障菲律賓到新幾內亞和澳洲的航線。”
他寧願把敵情想簡單,也不想往壞處想。
歐洲聯軍參謀部估計,這種雕像,可以控製半徑80公裏,大約2萬平方公裏的電磁權,以及半徑30公裏,大約2000平方公裏內的防空。這可不是普通防空導彈的防空半徑,而是滴水不漏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