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2的電磁信號收集係統,可以發現敵人編隊間通訊,雖然燈塔的數據鏈很難即時破譯,但是可以測量到位置,並且從一些跡象上,找到編隊中的發號施令的核心機,通常來說,會是那些優先目標。隱形機的一項優勢,就是這種遊離在敵人視野外的戰場刺客任務。
他得找到轟炸機,燈塔可以使用潛射巡航導彈來破壞跑道,不過這得看附近有沒有她的核潛艇。如果沒有,其最快的手段是本土起飛的轟炸機。
鐵明州沒有預警機提供信息,不過他憑借經驗,飛向可疑的方向飛機,耐心等待著敵人破綻出現。
果然發現了敵人的指揮機的跡象,至少有兩架,它們正在於己方前方的護航機進行通訊,這些蛛絲馬跡,暴露了位置。事實上,如果它們沒有呼叫新不列顛起飛的戰鬥機,編隊/領航/護航,這次攻擊可能就輕易得逞了。建立通訊網絡,反而暴露位置。
殲22第一次雷達開機,就在預計掃描區內,跟蹤到了所有6架敵機。三架先導戰鬥機,後方有三架大型轟炸機,果然燈塔要來炸毀跑道,不過它們跨越大洋而來,還是浪費了時間。
鐵明州將所有12枚空對空導彈,向敵人轟炸機群發射過去,他沒有理會敵人戰鬥機,它們對自己和跑道都沒有威脅。
敵人轟炸機企圖丟下區域外導彈逃跑,但是鐵明州發射陣位選擇極佳,占據了1000米的高度優勢,這將增加導彈射程。雖然這是一次超視距攻擊,但是沒有留給對手太多擺脫的機會。敵機在勉強的距離上,扔下彈藥後轉彎並釋放各種幹擾,隨後全部被導彈擊中,墜向大海。新式空對空導彈,使用多模式導引,幹擾很難起作用。
隨後趕到的己方機群中,有幾架向下掃描發現了幾枚在海上飛行的導彈,並發射了攔截火力。燈塔的這些智能導彈,一旦上岸鑽進山區後,會非常難纏,但是在海麵上,還是很容易發現並摧毀。它們直線飛行著,直到全部被摧毀。燈塔的反製似乎被壓製住了。這一輪攻防,似乎互有勝負,不僅僅是這些轟炸機,敢於打開雷達的地麵防空火力也被摧毀殆盡。唯一保存下來的,是燈塔神像本身,她如同真的女神一樣站在一團雲霧裏,無懈可擊。
燈塔保住了她想要保住的,卻又損失了一些單位。遠在菲律賓的聯軍指揮部,很容易地感受到了暗示——隻要再加一把勁,整件事就搞定了。
鐵明州返航時,發現運輸機已經趕來,他沒料到整個空降會這麼緊湊,通常得等到轟炸幾遍,才可能投送人員下去,但是看起來上麵等不及了。
趙青第一批從運輸機理跳了下去,目標是占據最北方的機場。與他一起跳下去的,有一隊傘兵和一個排的裝甲工兵。張尋寧發會的簡單信息裏,描述了一些機場需要工兵清理。當然現在的工兵不僅僅是那些作用了。在坦克沒有通過機降完成部署前,它們是唯一可以踏到占領區的,兼具火力、裝甲和機動性的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