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彈孔後麵張尋寧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聯軍士兵照例會給每一種燈塔新裝備起一個戲謔的名稱,“鐵皮人”也不例外;這個名字來源於“綠野仙蹤”裏的同名機器人,外形上稍微有些像,當然如果以為這個滑稽名字意味著一部憨態可掬,呆頭呆腦的機器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鐵皮人”在燈塔內部編號為LM19,意味19號輕型戰甲。在類似婷婷這樣的宣傳家口中,還有一個雄赳赳的名稱“黑色突擊兵”,大概是因為這種東西看上去黑不溜秋的。
其實,這是一種戰場配置不多的特種戰術人形機甲。
燈塔生產這種成本高昂的單位戶,起初是為了在占領區,絞殺日益依賴地道的人類遊擊隊,所以大部分“鐵皮人”屬於幾個獨立憲兵、空降旅,專司治安戰。隨後,又進行一些特種作戰方麵優化,進行敵後滲透。當然,由於其外形像人,也進行戰俘押解的任務。在正麵戰場,“鐵皮人”隻在最艱難的陣地投入使用,可以彌補大型機甲的死角。這種武器,確實使得利用地下掩體進行抵抗的大部分戰術破產。
戰役層麵看,這種東西的作戰效能不如馬克IV這樣堅固可靠,火力強大的大家夥,但是正因為外形像人,成為了張尋寧,以及每一個戰壕士兵的噩夢。
人可以躲藏我的地方,它都可以到;它甚至可以套上人類軍服,在十米開外,冒充人類士兵。
你可以有很多辦法,避開笨拙呆板,隆隆開進的馬克IV,但是卻很難防範,這種悄無聲息的東西,偷偷摸到行軍床邊,割斷你的喉嚨。
簡單說,馬克IV被稱作裝甲獵手,是因為它是用來對付人類裝甲部隊的,而這種2米高,雙足行走的人形輕戰甲,則是專門對付步兵的。
與作為通用機器人,外形如同履帶上安裝郵筒的LM16“蟑螂”不同,“鐵皮人”沒有多任務需求,沒有修理/維護設備的工作,它的所有任務,就是殺人,整個設計隻優化兩個方麵:發現和殲滅人類。它是燈塔少數,善於使用冷兵器的單位。
當然,整個燈塔控製的工業中,隻有日本的名古屋工業區可以生產這種精密玩意兒(燈塔可能有十幾個工廠可以生產馬克IV),加之使用精加工零件和貴金屬很多,產能並不高(具體數字不詳)。所以,前線士兵總是祈禱不要碰見這種東西,而大部分時候,祈禱總是有效。
這是張尋寧第二次看到鐵皮人。上一次遭遇是在越南峴港的防禦陣地。當時他們成功利用攤頭地雷陣地,阻擋了馬克IV的集群進攻,但是燈塔用火箭炮,向陣地後發射了幾百個“鐵皮人”,戰局為之一轉。
他還記得,一部被打成篩子的鐵皮人,從20米外,將自己的一截斷臂擲進碉堡射擊孔,殺死了機槍手;他還記得那條斷臂上,兩把彎刀交叉的圖形,那是著名的反遊擊部隊“利刃”傘兵營的標誌。傳聞這支部隊的“鐵皮人”會在左肩的副武器支架上,插著一把武士刀,用作戰壕近戰武器,當然張尋寧親眼證實,傳聞純屬子虛烏有。
他很清楚,糊弄馬克IV是一回事,騙過鐵皮人是另一回事。這些“鐵皮人”肩膀上的白色鷹頭標誌,表明它們來自101空中突擊旅。
“怎麼辦?”
車子越來越慢,顯然會停在這裏。思忖如何繞過鐵皮人的功夫,他看到了站台地麵上的血跡,似乎還未完全幹透,顯然剛才,有人類傷員,在這裏下車。李小廣告訴他,被俘的郝建春和鄭舒掛了彩。另外還有一名安德森的手下重傷,會不會是他們?
耳聽上方機械轉動,他抬起頭,看到站台上方巨大的天車上,一台黑漆漆,秤砣狀物體正在移動。他知道,這是用來吊裝列車上裝甲殘骸的電磁鐵,不由得心中一喜:“看起來天無絕人之路。”
電磁鐵落下後,將前方的殘骸吸住,然後提起,移動到遠處的傳送帶上。
張尋寧注意到,鐵皮人並不靠近吊裝區,顯然是因為它們的金屬構成和馬克IV很接近,靠近了也容易被電磁鐵吸住。
巨大的電磁鐵終於到了張尋寧頭上,他雙手抓住破損的裝甲邊緣。
轟的一聲,裝甲被電磁鐵吸住,開始上升。他悄然躲在殘骸後麵,升到了空中。這樣就避免了直接穿越空曠地帶。
天車開始移動。他看著腳下,來回走動的十幾台各式機甲。它們全都沒有注意到,潛入者從頭上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