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既不平坦又沒有多大危險的河灣或山澗(也可以在不影響交通、不攪亂其他人們的步行街上進行),讓參訓者蒙上雙眼或帶上一種特製的眼鏡(例如在潛水時用的眼鏡的鏡片上貼滿不透明的膠布或封紙),使之完全看不到外界的物像。僅憑著觸覺、聽覺以及風向、日曬、地聲、天籟和所謂的第六感覺,在有限的時間內走過規定的路線、找到放置的物品(或指定的人員)。
在整個過程中,可根據參訓對象有針對性地劃分為“故地重遊”(就是在參訓者熟悉的地方進行)、“陌生尋訪”(就是在參訓者從未到過的地方進行);還可以根據人情地況,有的放矢地細分為“平地尋物”、“林中漫步”、“陡坡攀爬”、“深水跋涉”等等項目。總之,讓參訓者深深切切地感受到盲人的不便、感受到除眼睛之外的其他器官的潛在作用和通彙功能,從而覺悟眼睛的重要性、提高目光的敏感度、培養心靈的睿智和善感。
實踐證明,凡認真參加過這種訓練的人們,不僅目光變得犀利,思維變得活躍,就連心態和觀念也往往會發生根本的變化——他(她)們的業務水平、心理素質和交際能力開始讓人刮目相看。
需要實幹和創造性地工作,更需要智慧和心力
兩年前,小王和小張同時應聘到某單位,又被安排在同一個辦公室裏。報到的第一天,小王就非常老練地和同一個科室的新老員工們有說有笑、打成一片。這還不算,他竟然很快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覺,好像他就是科室領導、部門主管,不但自己爭先恐後地挑了個好位置、選了套好桌椅,而且把小張支使得忙裏忙外、不亦樂乎。小張隻管默默地勤快地打掃完衛生、打好水,隨便找了個能坐的地方,就開始認真地翻閱起本科室的工作職責、業務範圍等相關資料。當小王還在不斷地與同事們進行交流、套近乎時,小張已動筆書寫著什麼。
一個星期後,當小王和小張一前一後走進他們的辦公室時,小王一下愣了:他早已“占領”的那張辦公桌上,儼然擺放著小張的崗位牌照,小張的名字後麵還清楚地標明“業務主管”四個醒目的漢字。而小張幾天來湊合著委身的那張寫字台上,分明擺放著小王的崗位牌照,小王的名字後麵也有幾個醒目的漢字——“業務員”。
對此,小張一點兒也不感到意外,因為在上崗的第三天,當包括小王在內的其他新來的員工們還在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熟悉著“工作環境”時,小張就把一份《同類產品的市場份額、長短優劣和潛在競爭》的調研報告遞交給分管領導。上崗的第四天,小張又把一份頗有見地的營銷方案遞交給分管領導。上崗的第五天,分管領導就把他領進了總經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