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狐源自一個法國中世紀的民間故事詩,是當時市民文學中最重要的反封建諷刺作品。故事詩最初是在民間口頭流傳的,作者已經無從考察,多年來被多位作者陸續創編和續寫過。本書作者季諾夫人就是在受到《伊索寓言》的影響後,重新編寫出了這部《列那狐》,作品憑借出色的喜劇手法以及市民文學機智幽默的風格,受到各界的讚美,並對後來的文學產生了較大影響。
《列那狐》的作者以動物世界為背景進行敘事,描寫了幾十種動物,代表封建社會各階層的人,如:獅王影射國王,大灰狼葉森格侖、狗熊勃倫等強大的動物影射貴族和大臣等。故事圍繞著列那狐展開,以列那狐和代表貴族的狼的鬥爭為線索,敘述了形形色色的動物之爭,描摹了現實社會中統治者、大臣以及小市民的種種矛盾,讓讀者換個新鮮的視角,來看清世界。本書已經被譯成46種文字,在全球發行累計1000多萬冊。幾乎每個歐洲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閱讀過本書。
翻譯這本書對譯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曆。當然,翻譯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如何將原著的語言風格和故事的內涵更加完美地呈現出來等。整個翻譯過程,譯者盡可能地還原故事原貌,並盡量針對中國讀者的語言習慣來進行翻譯。在這裏,要特別感謝在翻譯過程中給過譯者幫助和指導的學者和朋友們。由於時間和能力有限,書中難免會有一些問題和缺陷,還請廣大讀者可以給予批評和指正。
譯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