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人生小語 輯二十五態度決定一切(3 / 3)

16.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日,森林王國裏,野兔家族聚集在一起召開生活會議,他們彼此紛紛訴起苦來,認為他們的生活裏到處都存在著危險。人、狗、鷹和其他食肉動物無一不殘害他們,使他們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因此,整個家族充分討論後一致認為,與其這樣擔驚受怕地活著,還不如一死了之,去尋找自己的極樂世界。

決議通過後,野兔首領便帶著整個家族奔向池塘,準備投水自盡。這時蹲在池塘邊的青蛙家族,一聽到兔子家族朝他們跑來的聲響,立即紛紛跳到水中去了。野兔首領見狀,馬上說道:“停下來,兄弟們,取消決議。你們來看,青蛙比我們還膽小哩,所以我們應當好好活著,千萬別再自尋短見了!”

野兔們以為自己整日擔驚受怕,生活得很可憐,但通過與青蛙對比之後它們才發現,生活其實並不像自己想象得那樣糟糕。

現實生活中,經常有些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極力誇大自己的不幸,認為自己無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其實,有時與別人相比較,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17.不過一碗飯,不過一念間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5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卻安然不動。

日子真快,轉眼10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改良品種,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相遇了:“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5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硬待在公司?所以辭職!”農業專家問另一個人,“你當時為何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多受氣,多受累,我隻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板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回答了5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後揮揮手……

很多事,真的是一念之間!成敗就在一念之間,苦樂就在一念之間。所以,在決定做什麼事時,要多想想才行。

18.在人心靈中播灑一抹陽光

上世紀30年代,每天早晨一位猶太傳教士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他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應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

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麵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的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地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意思是生還者。

往往一個熱情的問候和溫馨的微笑,就足以在人的心靈中播灑下一抹陽光。不要低估了一句話、一個微笑的作用,它會成為開啟你幸福之門的一把鑰匙,成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盞明燈。

19.早知道又怎麼樣

有個人在路上走,不小心突然跌了一跤,他嘀咕了一句,“真倒黴!”爬起來拍幹淨身上的土,又繼續趕路了。

走了不大一會兒,他腳下一絆,又摔了一跤,這次他不由得氣惱地說:“早知道還要摔跤,上次我就不爬起來了。”

一個人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遇到困難和挫折都在所難免。假如因為摔了就怨天尤人,勢必終生悲歎,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20.你來自怎樣的城鎮

從前有一位智慧的老人,每天坐在加油站外麵的椅子上,向開車經過鎮上的人打招呼。

這天,他的孫女兒在他身旁,陪他慢慢地共度光陰。他倆坐在那裏看見一位身材很高看來像個遊客的男人到處打聽,想要找地方住下來。

陌生人走過來說:“這是個怎樣的城鎮?”

老人慢慢抬起頭來回答道:“你來自怎樣的城鎮?”

遊客說:“在我原來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歡批評別人,鄰居之間常說別人的閑話,總之那地方很不好住。我真高興能夠離開,那不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搖椅上的老人對陌生人說:“那我得告訴你,其實這裏也差不多。”

過了個把小時,一輛載著一家人的大卡車在這裏停下來加油。車子慢慢轉進加油站,停在老先生和他孫女兒坐的地方。母親帶著兩個小孩子下來問哪裏有洗手間,老人指著一扇門,上麵有根釘子懸著扭歪了的牌子。

父親也下了車,問老人說:“住在這市鎮不錯吧!”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回答:“你原來住的地方怎樣?”

父親說:“我原來住的城鎮每個人都很親切,人人都願幫助鄰居。無論去哪裏,總會有人跟你打招呼,說謝謝。我真舍不得離開。”老先生轉過來看著父親,臉上露出和藹的微笑,回答說:“其實這裏也差不多。”然後那家人回到車上,說了謝謝,揮手再見,驅車離開。

等到那家人走遠,孫女兒抬頭問祖父:“爺爺,為什麼你告訴第一個人這裏很可怕,卻告訴第二個人這裏很好呢?”

祖父慈祥地看著孫女兒美麗湛藍的雙眼說:“不管你搬到哪裏,你都會帶著自己的態度。那地方可怕或可愛,全在於你自己!”

不管你搬到哪裏,你都會帶著自己的態度;那地方可怕或可愛,全在於你自己。你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21.參照標準別錯了

一個人去買碗,他懂得一些識別瓷器質量的方法,即用一隻碗輕撞另一隻碗,發出清脆聲音的碗肯定是質地好的。但來到店裏,他卻發現每一隻碗發出的聲音都不夠清脆。最後店員拿出價格昂貴的工藝碗,結果還是讓他不甚滿意。店員最後不解地問:“你為什麼拿著碗輕撞它呢?”那人說這是一種辨別瓷器質量的方法。

店員一聽,立即取過一隻質量上乘的碗交給他:“你用這隻碗去試試。”他換了碗,再去輕撞其他的碗,聲音變得鏗鏘起來。

原來他先前手中拿著的是一隻質地很差的碗,它去輕碰每一隻碗,都會發出混濁之音。

合作者變了,參照標準變了,一切都變了。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參照標準如果錯了,那麼你眼中的整個世界也就錯了。

22.花兒努力地開

有一個人想學醫,可是又猶豫不決,就去問他的一個朋友:“再過4年,我就44歲了,還行嗎?”

朋友對他說:“怎麼不行呢?你不學醫,再過了4年,你也是44歲啊!”

朋友的話使他頓悟,第二天他就報了名。

花兒總是在努力地開,美好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地往前流。你是要痛苦地挨過一個個日子,還是願意欣喜地度過每一天?生活就是這樣,如果你能以一種豁達開朗、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構築每一天,你的日子就會變得燦爛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