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成功有約 輯十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2 / 3)

這時到處黑漆漆一片,登山者什麼都看不見。即使這樣,登山者還是繼續向上攀爬著。就在離山頂隻剩下幾米的地方,他滑倒了,並且迅速地跌了下去。跌落的過程中,他僅僅能看見一些黑色的陰影,僅僅能感受到一種被地球引力吸住而快速向下墜落的恐怖。

他不斷地下墜著。就在這極其恐怖的時刻裏,他的一生,不論好與壞,都一幕幕地呈現在他的腦海中。當他一心一意地想著,死亡正快速地接近他的時候,突然間,他感到係在腰間的繩子,重重地拉住了他。他整個人被吊在半空中,而那根繩子是唯一拉住他的東西。

在這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求助無門的境況中,他毫無辦法,隻好大聲呼叫:“上帝啊!快來救救我!”

突然間,從天上傳來了低沉的聲音:“你要我做什麼?”

“上帝!快來救救我!”

“你真的相信我可以救你嗎?”

“我當然相信!”

“那就割斷係在你腰間的繩子。”

在短暫的寂靜之後,登山者決定繼續全力抓住那根救命的繩子。

第二天,搜救隊找到了登山者的遺體——已經凍得很僵硬,他的屍體掛在了一根繩子上。

他的手也緊緊地抓著那根繩子——在距離地麵僅僅一米的地方。

人生中,權力、金錢、名聲猶如一條條鎖鏈,左右著人的思想和行為。其實如果越過雷池,就會有無限風光。隻有把心中的那根臍帶剪斷,新生命才會真正地誕生。

9.快樂從心開始

終南山麓,水清草美。據說這一帶出產一種快樂藤,凡是得到這種藤的人,一定喜形於色,笑逐顏開,不知道煩惱為何物。

曾經有一個人,為了得到不盡的快樂,不惜跋山涉水,去找這種藤。他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到了終南山麓,在險峻的山崖上,他找到了這棵快樂藤。可是他雖然得到這種藤,卻發現他並沒有得到預想中的快樂,反而感到一種空虛和失落。

這天晚上,他在山上一位老人的屋中借宿,麵對皎潔的月光,他發出了一聲長長的歎息。

老人聞聲而至,問他:“年輕人,什麼事讓你這樣歎息呀?”

於是,他說出了心中的疑問:為什麼已經得到快樂藤的自己,卻沒有得到快樂呢?

老人一聽就樂了,說:“其實,快樂藤並非終南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隻要你有快樂的根,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夠得到快樂。”

老人的話讓這個年輕人頓覺耳目一新,就又問:“什麼是快樂的根呢?”

老人就說:“心就是快樂的根。”

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所擁有的。快樂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誰都無法讓我們無憂無慮地過活,唯有苦中作樂才能戰勝憂愁,享受快樂。

10.不能無所事事

有一位卡車司機叫拉利?華特斯,他畢生的理想就是飛行。高中畢業後加入空軍,他開始希望自己成為一名飛行員。很不幸,他的視力不及格,因此退伍後,他隻能看著別人駕駛噴氣式戰鬥機從自己家後院飛過,他隻有坐在草坪的椅子上,幻想著飛行的樂趣。

一天,拉利想到一個法子。他到當地的軍隊剩餘物資店,買了一筒氦氣和45個探測氣象用的氣球。那可不是顏色鮮豔的氣球,而是非常耐用、充滿氣體時直徑達4英尺大的氣球。

在自家的後院裏,拉利用皮條把大氣球係在草坪的椅子上,他把椅子的另一端綁在汽車的保險杆上,然後開始給氣球充氣。

接下來他又準備了三明治、飲料和一支氣槍,以便在希望降落時可以打破一些氣球,以使自己緩緩下降。

完成上述準備工作之後,拉利坐上椅子,割斷拉繩。他的計劃是逐漸升空然後再慢慢地降落回到地上,但事實可不是如此。當拉利割斷拉繩,他並沒有緩緩上升,而是像炮彈一般向上發射;他也不僅是飛到200英尺高,而是一直向上爬升,直停在11000英尺的高空!在那樣的高度,他不敢貿然弄破任何一個氣球,免得在半空中突然往下墜落而失去平衡。於是他便停留在空中,飄浮了大約14小時,他完全不知道該怎樣回到地麵。

終於,拉利飄浮到洛杉磯國際機場的進口通道。一架法美航機的飛行員通知指揮中心,說他看見一個家夥坐在椅子上懸在半空,膝蓋上還放著一支氣槍。

洛杉磯國際機場的位置是在海邊,到了傍晚,海岸的風向便會改變。於是,海軍立刻派出一架直升機去營救,但救援人員很難接近他,因為螺旋槳發出的風力一再把那自製的新奇機械吹得愈來愈遠。終於他們停在拉利的上方,垂下一條救生索,把他慢慢地拖上去。

拉利一回到地麵便遭到逮捕。當他被戴上手銬後,一位電視新聞記者問:“華特斯先生,你為什麼這樣做?”拉利停下來,瞪了那人一眼,滿不在乎地說:“人總不能無所事事!”

人總不能無所事事。人生必須有目標,必須要積極的采取行動!當然,目標必須切合實際,行動也必須積極有效。借此,你可以被帶到人生的崇高境界,而不是深陷囹圄。

11.躺在目標上蕩秋千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小女孩兒渴望有一張吊床。

那仿佛是摘下白雲紡織成線,細細密密編織而成的吊床。她好想坐在上麵,悠悠地搖蕩。

“吊床是不是像搖籃一樣呢?還是像浮蕩在空中的一隻軟軟的小船?”

在兩株高聳入雲的大樹中間係起吊床,人睡在其中,也許要夢見自己變作了小鳥呢。

可是,在小女孩的院子裏,沒有一株能拴起吊床的樹。

初夏,鎮上的花木集市開張的時候,小女孩拿出所有的積蓄,買下了兩株樹苗。那是兩株隻長著比手指還細的枝椏的楓樹苗。

“你現在雖然隻有這麼小的一丁點兒,可是你一定會長大,一定會長得粗粗壯壯,足夠係起吊床來。把你們好好兒栽進地裏,快快長喲!”小女孩俯身望著樹苗,說道。

從此,她每天都毫不間斷地為樹苗澆水、上肥,鄭重其事地培育著這兩株樹木。

好多年過去了。到了一年的夏天,在兩株楓樹之間,兩張白色的吊床正悠悠搖曳。吊床上方,綠葉蔥茂的樹枝如同美麗的太陽傘一般舒張著。樹陰裏的吊床上,兩個孩子正說著話。

“聽說,這楓樹是咱們姥姥的姥姥種下的。”

“可不,姥姥的姥姥就是為了我們才留下了這兩株楓樹的呢。”

楓樹沙沙地搖曳著,散發出沁人心扉的芬芳。孩子們的心中,正在描繪著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位小女孩的情形。

隻要你一直懷著希望,無論多久,你的目標終有變為現實的那一天——人生是一場自己與毅力的較量和角鬥,隻要有耐心,就會有躺在目標上蕩秋千的一天。

12.找到一個合適的舞台

在動物園裏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

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裏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的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裏,便於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裏,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隻是我們不去用。每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

13.連做夢都不會嗎

一天勞動過後,張三和李四坐在一棵椰樹下乘涼聊天。

“昨天,我夢見老板給了我100個椰子。我真高興極了。”

“哇,真有這事?”

“我還將椰子一個個賣掉,換回錢幣呢。”張三說得津津有味。

“老板送給你這麼多,你分一半給我可以嗎?”

“不可以。”

“那麼,20個總可以吧?”

“也不可以!”

“那麼,一個總可以吧?”

“你怎麼這麼懶,連做夢都不會嗎?”張三氣呼呼地說。

夢想是世上一切發明的開始。所有成功人士都曾有過夢想,夢想給予他們無數的熱忱與信心,促使他們勇敢地去追求那夢想,最終將它變為現實。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