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挫折“較量”到底(1 / 1)

一位哲人說:“人生沒有永遠的贏,也沒有永遠的輸,而人的抗壓能力,往往是在失敗中鍛造出來的。”對一個人來說,經曆的挫折多一點,就會有多一點的堅強和韌性,才能經得起生活中的雨打風吹,成為一個堅強的人,成熟的人。

然而,放眼現實,總有很多的家長過分嗬護孩子,不敢鬆開自己的手,去讓孩子大膽嚐試,或者凡事大包大攬,不舍得讓孩子動手做事,怕孩子遇到困難、遇到挫折。

殊不知,必要的挫折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長期發展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孩子總是要長大的,遲早要獨立麵對社會、麵對生活,遲早要獨立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所以,對於一些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你不妨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以此來鍛煉他們的承受能力,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進而適應社會,走向成功!

看到別的小朋友自由熟練地滑旱冰,熠熠也迷戀上了。熠熠的媽媽和他一起買回來旱冰鞋,走到樓下的時候,熠熠就迫不及待地穿上練習起來。由於重心掌握不穩,他一下子連著摔了兩跤。

這兩跤摔得可不輕,熠熠一下子蒙了,疼痛讓他膽怯了。他把視線投向了媽媽,意思是能不能扶著自己滑。媽媽趕緊擺手,說:“真對不起,我還有事情,沒有時間扶著你滑,自己練練吧。”聽媽媽這麼一說,熠熠的脾氣就上來了:“這麼痛,不練了!”

媽媽有意激他:“還說自己是勇敢的男子漢呢,就這麼點本事啊,人家蕾蕾還是女孩子,也沒有用媽媽幫助,怎麼就滑得那麼好呢。”

聽媽媽這麼說,熠熠就又把鞋子穿好,扶著欄杆站了起來。

媽媽這時趁機鼓勵他:“對,這樣才是男子漢嘛,真堅強,不要著急,自己找找重心,保持好身體的平衡就能成功。”

就這樣,熠熠摔倒了再爬起來,一個下午過去了,都不知道他摔倒了多少次。

晚上,媽媽下樓來找熠熠的時候,看到他已經在旱冰運動的隊伍中能夠來去自如地滑動了。

可見,有些時候,媽媽們真的有必要學著“狠”一點,在適當的時候把對孩子的那份愛深藏起來,讓他自己去經受挫折。這樣他才能真正地體會到挫折的滋味,他的抗挫能力才會慢慢增強,為自己的健康成長披上“防彈衣”。

媽媽們要始終銘記,平靜的湖麵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沒有承受力,何來成功力!

☆別過分幹涉孩子的生活

許多媽媽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孩子會感到痛苦和緊張,不應該讓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然而事實證明,一個人在成長早期經曆一些挫折,對其將來的人生是很有好處的。

孩子小時候明白了什麼是“挫折”,等他長大之後,便能正確地看待挫折;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在挫折中摸爬滾打,長大之後,他才會在麵臨挫折時鎮定自若,勇於挑戰;孩子從小就有與挫折“較量”的經曆,不管結果如何,這種“較量”都會讓孩子具備更加活躍的思維,更加靈活、敏捷的行動。

因此,你要正確看待挫折教育的價值,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麵對挫折並戰勝挫折,潛移默化地從各方麵著手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多多鼓勵逆境中的孩子

當孩子遭遇逆境的時候,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為此他們會表現得垂頭喪氣,甚至用回避的方式來對待逆境。

每個媽媽都不希望看到孩子這樣,那麼要想幫助孩子早點從這種糟糕情緒裏走出來,媽媽們就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比如,當孩子不敢登山,害怕高處危險,擔心摔跤時,媽媽們就可鼓勵他說:“媽媽相信,你是個勇敢的男子漢!”“是呀,寶貝,你很了不起的,媽媽覺得,即使摔上一跤,你也不會放棄的,不是嗎?”在媽媽的鼓勵下,孩子便會重拾信心,當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便無懼困難,越挫越勇了。

☆告訴孩子不要逃避現實

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害怕情緒,那麼他就會有較大的心理壓力,以後即使遇到比較容易做到的事,也會因為害怕而變得非常困難。這將會導致孩子為了避免失敗而不去嚐試新的事物。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的鼓勵和疏導,告訴孩子不要去計較成敗得失,隻要在過程中努力做了,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有收獲的。孩子聽了這樣的話,緊張的情緒會得到舒緩,壓力也就相應減小,就會有勇氣去麵對現實中的問題了。

快樂教子課堂

溺愛和無條件地服從,這都是媽媽在給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挖的“溫柔的陷阱”,導致了孩子走進成長道路上的誤區,讓他體會不到什麼叫“挫敗”。當他真正遇到挫折時,便不可忍受。所以,還是放開手吧,讓孩子去經曆他應該經曆的一切。這樣孩子才能學會運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來解決問題,從而一天天強大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