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天子腳下皇城根 4.《原汁原味的胡同》(2 / 2)

由於磚塔胡同的曆史積澱與文化含量,我個人想把它命名為北京城裏的1號胡同。因為像這樣自元代保持名稱至今的古老胡同,已屈指可數了。胡同胡同,如果依然叫著元朝時的舊名(或曰乳名),仿佛才是最正宗、最有資曆的。許多很有典故的胡同名字,大都是明清時給起的。譬如王府井大街北段西側的東廠胡同,因明朝永樂十八年在此設東廠署而得名,東廠堪稱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家特務機構,而且由太監直接指揮,設詔獄、興廠刑,腥風血雨——這胡同名稱因有東廠二字,令今人讀之仍有毛骨悚然之感,恨不得繞道而行,想來那孽債太重、陰魂不散。又如東單迤北路東的“外交部街”,曾叫石大人胡同,500多年前這裏有明代天順年間忠國公石亨大將軍的府宅。“石大人”曾率領禁衛軍殺入皇城,擁戴英宗發動了“南宮複辟”(又叫“奪門之變”),廢掉景帝,這場宮廷政變使石亨一舉成名、權傾朝野。皇常賞賜的這套豪宅比一般的親王府還要奢侈。可惜若幹年後又被皇家收回——石亨因有“謀反”跡像被沙家並死於牢獄。“石大人”成了“小人”,石大人胡同的名稱卻一直這麼叫下來了。清末又在石亨舊第新建外交部的迎賓館(相當於接待外國使節的國賓館)。袁世凱登上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寶座,在此辦公。1912年8月24日孫中山來北京,即下榻於迎賓樓——這也算是袁世凱表麵上做出的歡迎姿態……

東皇城根北街有一條弓弦胡同,本沒什麼名氣,但這裏麵有個半畝園卻吸引著文人雅士——這是清初中丞賈漢複請李漁設計、修築的私家園林。李笠翁自然是大手筆了。半畝園因李漁而出名,弓弦胡同又因半畝園而出名——說到底,北京城裏的許多胡同,皆是因人而出名的,不管這人是胡同的主人呢?還是客人。人與事,才是胡同潛在的主題。

跟磚塔胡同一樣,鐵獅子胡同(現名張自忠路)也是北京胡同中的元老。因有一對鐵獅子而得名——而這鐵獅子是元代成宗年間鑄造的。明末,它們成了崇禎寵妃田貴妃之父田畹府第門前的鎮宅之物,目睹過田畹愛妾陳圓圓的長袖善舞、迎來送往。這追求陳圓圓,吳三桂曾在鐵獅子的眼前屢屢進出。李自成的大將軍劉宗敏又占據田府,拘禁了陳圓圓……這一切把眼花繚亂的鐵獅子都搞迷糊了,弄不懂這些猛男美女在走馬燈般地表演什麼。可以說鐵獅子那鈴鐺般的眼球裏,裝進了一整部明朝滅亡的故事。這還僅僅是開始。很多年後,一個叫馮玉祥的將軍發動政變,把此宅作為政敵曹錕的牢房。1924年馮玉祥以國民軍總司令身份邀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這裏又辟作孫中山的行館。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此逝世,並簽字留下“總理遺囑”、“致蘇聯遺書”、“家事遺囑”等三份遺囑。鐵獅子胡同東口還有雍正第五子和親王府,民國後先後成為北洋政府海軍部及段祺瑞“臨時執政府”——門前發生過“三?一八”大慘案。日軍侵占北平期間,這裏是其華北駐屯軍司令部。沿著鐵獅子胡同漫步,能看見牆上釘著的一係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還有清代和敬公主府等),仿佛穿梭於時空隧道。這短短的一截胡同,包容著何其漫長且富於變幻的曆史。有關胡同的例子,就像胡同裏發生過的人與事一樣,舉不勝舉。北京城是座露天的大博物館,胡同是其最公開、最生活化的展覽品。

鐵獅子胡同屬於比較寬闊的胡同了,也有極“袖珍”的胡同,譬如耳朵眼胡同,這名稱是很形象的。還有錢市胡同,最窄的地段隻有0.4米,最寬處也不過0.8米,據說明清時是極繁華的金融市場——真讓人難以相信,銀行會開在這裏麵。至少今天,運鈔車是開不進去的。

二十世紀(尤其是解放後),胡同紛紛改名換姓,能保持原有名稱的胡同越來越少了。譬如將新街口附近豬八寶胡同改為珠八寶胡同,將大啞巴胡同改為大雅寶胡同,王寡婦胡同改為王廣福胡同,羊尾巴胡同改為小羊宜賓胡同……難道真的非改不可嗎?這無異於讓老頭老太套上不合身的花衣花褲。改了之後,也許字音字義上好聽一些,但也破壞了原有的俗俚風采。大俗才是大雅呢。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希望能像古人那樣脆蹦蹦地叫著胡同的名字。我還是偏愛土裏土氣的胡同,原汁原味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