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指導 三、口腔科護理實驗指導
實踐1口腔檢查中的護理配合
【目的】
1.掌握口腔檢查器械的用途、消毒方法及保養。
2.熟悉口腔一般檢查法及牙髓活力測試法。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樹立整體護理及無菌觀念。
【物品準備】
方盤、口鏡、探針、鑷子、牙用探針、消毒棉球、口杯、牙髓活力測驗器、牙膠條等。
【操作過程與護理配合】
1.檢查學生衣、帽、口罩的穿戴和洗手方法。
2.指導學生準備常用口腔檢查器械。
3.調節好椅位和光源。
4.介紹口腔常用檢查器械的結構和正確使用方法(見第八章)。
5.四手操作配合(見第八章)。
6.學生2人一組,互相進行口腔檢查,熟悉操作流程。
【注意事項】
1.樹立整體觀念,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2.樹立安全意識,做好病人及自身安全保護。
實踐2充填術中的護理配合
【目的】
1.掌握窩洞的消毒方法。
2.熟悉充填材料的調拌方法。
3.了解充填術常用的器械,合理選擇及使用各種充填器材。
【物品準備】
仿頭模、裝有備好洞的離體石膏模型、檢查盤、檢查器械、玻璃板、調拌刀、粘固劑充填器、銀汞調拌機、銀汞輸送器、銀汞充填器、銀汞雕刻器、成形夾、成形片、咬合紙、75%酒精棉球、生理鹽水、水槍、氣槍、5ml注射器、各種粘固劑、充填材料。
【操作過程與護理配合】
1.帶教老師介紹口腔常用充填材料的性能、用途和調拌方法(見第八章)。
2.製備洞型配合
醫生製備洞型時,協助牽拉口角,用吸唾器及時吸淨冷卻液,保持術野清晰。
3.窩洞隔濕和消毒
用2條棉卷分別放於治療牙的頰舌側,然後用一小幹棉球吸幹窩洞的水分,用75%酒精棉球消毒窩洞,再用氣槍吹幹。
4.調拌墊底及充填材料
淺齲不需墊底;為保護牙髓,中齲可選用磷酸鋅粘固劑或玻璃離子粘固劑單層墊底;深齲則需用氧化鋅丁香油粘固劑及磷酸鋅粘固劑雙層墊底。遵醫囑調拌所需墊底材料,再選用永久性充填材料充填。調拌粘固粉、注意粉液比例。
5.用充填器取少量調和好的粘固粉後,放入洞中,調整外形。切勿反複擠壓,以免影響粘固劑分子聚合,使強度降低。
6.充填完成後,清理用物,將所用車針、器械及手機消毒後備用。
7.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注意事項】
反複練習,熟練充填術常用的器械的使用及充填材料的調製方法。
實踐3拔牙術的護理配合
【目的】
1.掌握拔牙的常用器械,拔牙前的準備。
2.熟悉拔牙術中的配合。
3.了解術後處理及注意事項。
【物品準備】
拔牙鉗、牙挺、牙齦分離器、手術刀、刮匙、骨鑿、骨錘、縫針、縫線等。以上器械均應高溫消毒。
【操作過程與護理配合】
1.介紹拔牙的基本步驟。
(1)分離牙齦:用牙齦分離器分離緊密附著於牙頸部的牙齦,使之與牙麵分開。
(2)挺鬆牙體:以牙槽脊為支點,用牙挺將牙挺鬆,然後換用牙鉗。
(3)安放牙鉗:選擇正確的拔牙鉗,張開鉗喙,緊貼牙麵,再次核對牙位,確定鉗喙在運動時不傷及鄰牙。
(4)拔除患牙:牙鉗夾緊後,采用搖動,扭轉和牽引的用力方法拔除患牙。
(5)處理牙槽窩:檢查有無斷根,用刮匙祛除碎骨片、肉芽組織及其他異物。
2.拔牙過程中配合醫生保持術野清晰,隨時傳遞醫生所需器械。拔除複雜牙時,協助用骨錘劈牙。劈牙時注意掌握技巧和力量,用一手托住病人下頜,以免顳頜關節受損或移位。
3.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如呼吸、脈搏情況。病人如出現暈厥時及時調整椅位,讓其平臥,解開衣領,協助醫生處理。
4.將同學分成小組,參觀拔牙術的全過程。
【注意事項】
拔牙術是口腔門診最常見的基本手術。它同一般外科手術一樣,有可能造成局部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傷,引起出血、腫脹、疼痛等,嚴重者可出現全身反應,如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所以必須合理掌握拔牙指征,仔細操作,方法正確,以達到創傷最小、並發症最少的手術效果。